遼東和萬山城的第一次談判,這就算是結束了。
如果可能的話,鄧茂言是不希望這么輕易的就終止談判的。
剛剛他認真的思量了一下,他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答應王燁的條件。
從剛剛的談話之中,他聽出了兩個信息。
其一,萬山城和自己一樣清楚雙方的實力對比。
其二,在萬山城了解上一條的前提下,他們依然對戰勝遼東非常的有信心。
他們知道如果自己戰敗會有什么樣的后果,但是他們依然信心滿滿。
這絕不是因為王燁剛剛說的,這兩次大戰給予了他們信心。
據鄧茂言猜測,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萬山城為遼東準備了什么“新的驚喜”。
如果是這樣,在鄧茂言看來,在萬山城將自己的寶貝徹底亮出來之前,萬山城可能不會真心的同自己談判。
他們必然是希望能用自己準備的驚喜,來在談判上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
那么,現在對鄧茂言來說,最重要的工作就已經不是和談了,而是將剛剛自己猜測出來的信息回報給曾鵬海。
事實證明,曾鵬海會那么信任鄧茂言是有原因的。
他確實有能力,他基本上已經猜出了王燁的想法。
王燁確實為遼東準備了新的驚喜,同樣的,他也確實是希望用這個新的驚喜,逼迫遼東承認失敗。
等到鄧茂言將自己的發現告訴給曾鵬海之后,曾鵬海的頭發似乎又多白了幾根。
他現在最怕的,就是萬山城再給自己弄出什么新玩兒意出來。
可是現在看來,真的就是怕什么來什么了。
與此同時,在京城之中,京中的大佬們也知道了遼東戰敗的消息。
最早知道這個消息的,是東廠的人。
遼東尾大不掉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遼東和官家可能會有一戰,這也是大家早有預料的事情。
所以廠衛的人,也早早的就潛伏進了遼東,時刻關注遼東的情況。
這一次遼東同萬山城的大戰,自然也是沒能瞞過他們的耳目。
午夜,司禮監,秉筆太監夏玉光正在批閱奏章。
大梁的制度和我們熟悉的那個朝代很像,也有內閣和廠衛。
同樣也有票擬和批紅的制度。
下面的奏章在呈報內閣之后,內閣負責整理出一個意見,加在奏折之中,這就是票擬。
然后交給皇上審核,皇上在奏折上加上自己的意見,這個就是批紅。
批紅的權力可以由皇帝本人掌握,也可以交給秉筆太監,或者他口述,秉筆太監書寫,這都可以。
甚至直接就是秉筆太監自決也沒問題。
但是,當秉筆太監批紅之后,只有掌印太監用了印,這個批紅才是有效的。
所以說,在大梁和那個朝代,秉筆太監的位置都要在掌印太監之下。
當然了,因為秉筆太監經常還掌握東廠,所以秉筆太監的權利有些時候也會超過掌印太監。
大梁的東廠就掌握在夏玉光的手中,所以在大梁,他的權勢也是非常大的。
當他看到遼東和萬山城第一階段大戰的結果的時候,他也顯得非常的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