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魯建木在萬山城好好的休整了一段時間。
直到朝廷的使團即將來到萬山城,他才從萬山城之中離去。
本來,按照曾鵬海的想法。
他是希望能由自己來同萬山城談判的。
畢竟,他現在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半獨立王國。
在自己的地盤內,看著另外兩家和談,而且還是以自己的戰敗來和談。
他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不舒服的。
但是沒有辦法,誰讓他打輸了呢。
萬山城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了。
他們只接受同朝廷的和談,如果曾鵬海敢橫加阻撓。
想必他會同時得罪這兩家。
如果真的將兩家都惹怒了,來個聯合攻擊。
那曾鵬海可就真的要完蛋了。
他這一次終究還是丟了大大的顏面。
朝廷的使團進入遼東同萬山城談判。
對遼東的半獨立地位是個不小的打擊。
同時,對于各地已經呈現半獨立態勢的各大都指揮使司,也是不小的打擊。
畢竟,在之前,遼東可是各大都指揮使司中,公認的最強者。
現在最強者都慫了。
如果沒有新的強者站出來,各大都指揮使司同朝廷對抗的勢頭,必定會受到影響。
可是,在這個時候,又有誰敢于站出來呢?
這一次,朝廷派來的使節之中,居于首位的,是禮部侍郎徐博簡。
有一說一,派禮部侍郎來同萬山城談判,這個規格已經非常的高了。
要知道,禮部侍郎可是正三品的大員。
即便王燁后來真的成了羈縻州的知府。
他的官位也不過就是正五品。
徐博簡能夠出現在萬山城,就足以說明朝廷對萬山城的重視。
徐博簡在來的路上,收到了朝廷的消息。
他知道自己這一次談判的目標發生了改變。
朝廷修改了談判的條件。
在路上通過老百姓的嘴,他大概也知道了,朝廷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改變?
說實話,要不是和他說那些消息的,都是遼東人。
而且其中還有廠衛的精英,他到現在都很難相信,那個曾鵬海居然吃了這么大的虧。
這讓他對萬山城變得格外的好奇起來。
他這一次,之所以能被派來遼東。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是一個孤臣。
他屬于少有的那種,身處朝堂,但是卻不結黨的大員。
不過好在,他在禮部任職,并不是吏部、兵部或者刑部那樣的緊要部門。
所以,平時也沒什么人關注他。
如果真把他逼急了,真的投靠了對手的陣營。
雖然禮部不算是太緊要的部門,但是一個三品大員發飆也不是那么好對付的。
正因為他的中立,所以鄧文耀和翟玉成才能放心的把他派過來。
因為不站隊,就意味著雙方都不能得罪。
否則,就是想不站隊都不行了。
而且這個徐博簡的能力確實不錯。
他在禮部負責的也是一個清水衙門,他主要負責的就是對外打交道。
而且時不時的還要負責對外談判,著實沒有什么油水。
他在這個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幾年,鍛煉出了不錯的談判能力。
更重要的是,他這個人的腦子非常的活。
每接觸一個新的勢力,他都能快速的適應對方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