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建木說:“還不是因為曾鵬海最近有些失了人心了。”
此時,楊威正在王燁的身邊。王燁剛剛正在叮囑他,“大人們”不在之后,他應該怎么做好自己的工作?
楊威正被數落的昏頭昏腦,鄭流和魯建木就來了,他倆也算是救了楊威一命。
可是剛剛魯建木的話,楊威就有些聽不懂了。他問道:“之前不是說,遼東人抵抗北狄人的士氣很高嗎?他們不是支持曾鵬海作戰嗎?怎么現在又說,曾鵬海失了人心呢?”
王燁說:“不管主帥是誰?也不管他有多討厭?只要他能幫著保家衛國,大家都還是會支持他的!至于戰爭之外,那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魯建木說:“因為我們萬州的存在,曾鵬海這段時間以來,不停的加強軍備。可是,自古以來,養兵就是最耗費錢糧的。為了湊齊足以裝備部隊的錢糧,也為了給他們裝備足夠好的武器,曾鵬海可是廢了不少的心思。”
王燁說:“想來,他應該是在老百姓那里加了不少稅賦吧?”
魯建木說:“說他‘天高三尺’絕對是夸張了,但是說他‘天高一尺’絕對不算冤枉他。”
王燁說:“這個家伙,真的是把最后一絲仁慈的面具都撕下來了。不過這也難怪,在自己的權力不受威脅的時候,他想怎么演都可以。現在我們威脅到了他的地位,他自然就顧不得這些了。”
魯建木說:“那我們應該怎么辦?那些難民我們接納嗎?”
王燁說:“我們別無選擇,我們無論如何都要接納他們。”
鄭流說:“我們建設的那些小城足夠接納這些人,只是我們可能需要動用戰備物資來供養這些人了。”
王燁說:“我們現在儲備的糧食,夠過冬嗎?”
鄭流問道:“算上這些難民?”
“當然算上。”王燁說:“加上他們還有我們,夠用嗎?”
鄭流說:“過冬倒是足夠用了。可是如果明年春天,我們要對遼東發動戰爭,我們儲備的糧食就不夠了。”
王燁無奈的說:“戰爭的準備,真的是做多少都不夠用啊。”
魯建木說:“我們萬州現在有這么多的商會。他們看到我們又涌進來這么多人,必然會運來更多的糧食。”
王燁說:“注意監管,控制物價,如果他們想在我們這里哄抬物價。那就把他們全都給我趕出去。”
魯建木說:“這個倒是沒有問題。可是,按照我對他們的了解,他們是必然會哄抬物價的,如果我們要對付他們,那么我們必須有另一個渠道,可以讓我們得到糧食。”
王燁說:“這個倒是沒有問題,我們還有襄平侯府。如果襄平侯府再不行的話,明年我們就要以戰養戰了。”
魯建木開玩笑道:“宣慰使大人,不會想搜刮遼東的百姓吧?”
王燁也笑著說:“即便我想從遼東籌措錢糧,我也不會對老百姓下手。曾鵬海魄力不足,我跟他可不一樣,遼東的百姓手里才能有多少錢糧?我只會對那些真有錢的人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