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蘭德外國人的長相,只引起了他周圍的萬州百姓的注意。那些百姓面色古怪的看了赫蘭德一眼,然后便專注得聽兩位學子辯論。
赫蘭德也屏氣凝神的聽了一會兒。讓赫蘭德驚訝的是,兩位學子辯論的主題,居然不是是否應該跟荷蘭人合作。
事實上,兩位學子的觀點有一點是想通的。他們都贊同遼東同荷蘭合作。區別就在于合作的方式,或者說是合作的范疇。
李明遠的觀點是,現在的遼東只能在經濟領域上跟荷蘭人合作,絕對不能涉及軍事和政治領域。
李明遠這么說的原因,是因為荷蘭人畢竟搶占了寶島。同荷蘭人合作,在政治上天然就是不正確的。至于說軍事上,那就更不用說了。現在的遼東還沒有跨洋支持荷蘭人的能力。
遼東如果想要在軍事上同荷蘭人合作。唯一的辦法就是對荷蘭提供武器和技術上的支援。
可是,荷蘭人本來就已經有了強大的海上力量。如果荷蘭取得了遼東的技術和武器,很容易在未來變成養虎為患的局面。
燕西樓則認為,李明遠的觀點有些過于保守了。燕西樓同樣贊成,現在的遼東不適合在政治上同荷蘭人合作。但是軍事上的合作還是可以展開的。
首先,燕西樓認為,如果遼東要同荷蘭人展開軍事上的合作。那,遼東的軍工技術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轉讓的。遼東可以僅限于為荷蘭人提供武器裝備上的支持。
遼東的武器裝備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仿制的。這樣做,可以保證遼東的軍工技術不會外泄。至于說養虎為患,燕西樓是不在意的。
因為想要通過購買遼東的武器打敗遼東,這其中的難度實在是太大了。即便遼東愿意放開手腳,同意把足夠打敗自己的武器裝備賣給荷蘭人。荷蘭人也未必有那個財力吃下那么多的裝備。
而且,遼東現在同樣需要荷蘭人在技術上給予一定的支援。
別看遼東現在在各個領域上的技術,都已經遙遙領先于整個世界。可是,偏偏在航海技術上,遼東遠比荷蘭人要落后。
現在,遼東已經看到了海洋上巨大的經濟利益。如果能夠通過一定的武器裝備,換取荷蘭人的航海技術是很劃算的。這樣,可以讓遼東用最短的時間,追上海上強國的步伐。
李明遠認為,燕西樓的觀點實在是太天真了。荷蘭人為什么會同意這么明顯的、不公平的條件?兩人就燕西樓觀點的可能性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赫蘭德聽得心情非常的沉重。兩人的觀點他都聽了,事實上,兩人爭論的焦點,正是赫蘭德這次行動的難點所在。
赫蘭德這次來遼東之前,東印度公司已經對他的行動進行過評估了。
東印度公司的高層認為,遼東同意同荷蘭人展開經濟合作的可能性非常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