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那些普通的士兵,就是巴達維亞號上的很多軍官都認為,自己的主帥腦子可能真的有些不正常了。
不過很快,那些腹誹洛倫茲的人就發現。洛倫茲的說法可能是真的。
因為他們終于發現了,那艘戰艦似乎遠比自己的戰艦要強大得多。
在風帆戰艦的時代,戰艦的體積和船上的火炮數量,往往能直接決定一艘船戰斗力的強弱。
現在,遼東艦上的火炮數量還不確定。但是,荷蘭海軍還是發現了,遼東艦的體積明顯遠比自己這邊的任何一艘戰列艦都強大得多。
事實上,如果單論火炮數量的話。遼東艦絕對比不上荷蘭海軍的戰列艦,因為遼東艦上的火炮數量只有五十門左右。跟動輒上百門大炮的舊式戰列艦根本沒法比。
可是,燕國的艦炮和別人的艦炮能一樣嗎?
現在,在遼東艦上指揮的指揮官名叫海信,跟周哲一樣,都是近些年來在演過海軍中崛起的新星。
不過,跟周哲不一樣的是,海信并不是所謂的海上豪杰出身。他是正經的科班出身,曾經是大梁海軍中的一名艦長。
大約四年前,因為跟自己的直屬上級發生了矛盾。海信遭到了殘酷的迫害,于是,海信便一怒之下帶著自己的家人來到了燕國,投奔了王燁。
在燕國,海信接受了全新的教育。再結合自己多年的經驗,海信成了燕國海軍之中數一數二的新星。也是燕國海軍的二號人物,是燕國海軍的副司令。
現在,海信正張狂得哈哈大笑:“周哲啊周哲,你就是當上了司令又能怎么樣?遼東艦不還是得讓爺爺我指揮?這頭功老子要定了。”
海信確實有張狂的資本,國防軍內部的良性競爭氣氛非常的濃烈。各級官員之間的關系基本上也都很不錯。
但是,像海信和周哲這種幾乎在同一時間加入燕國,也幾乎在同時間崛起的軍官之間,難免會有別苗頭的意思。
在兩人的競爭之中,因為周哲在管理艦隊上的能力更加出眾。所以,海軍司令的位置被周哲搶到。
但是,因為海信的實戰經驗更加的豐富。所以,遼東艦艦長的位置落入了海信的手中。
本來,這一次周哲是有機會親自指揮遼東艦的。
但是,在戰前會議上,還是海信的意見占據了上風。讓遼東艦與大艦隊分開行動,引誘對手的戰列艦分艦隊同大艦隊分開。給遼東艦創造與對手的戰列艦直接決戰的機會。
這正是海信的戰術,周哲既然采用了這樣的戰術。就意味著周哲必須與遼東艦分開行動。這才讓海信成功的搶下了遼東艦第一次亮相的作戰指揮權。
“哈哈哈!”海信張狂的大笑:“兒郎們!戰斗準備都做好了吧?”
海信雖然接受了燕國的教育,但是他身上的舊軍官的氣息和江湖氣依然非常濃烈。
遼東艦從海試的時候開始,海信就是遼東艦的指揮官。他和他手下的士兵也在遼東艦上磨合和很久了。因為海信的影響,遼東艦上的官兵有時候看起來確實有那么點江湖豪杰的意思。
回應海信的,自然是遼東艦官兵們的一陣猛烈歡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