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當莫日根加入之后。有好幾次,游擊戰差點就被打成了正面決戰。
好在,花俊畢竟不是一般人,每一次他都成功的把莫日根拉了回來。
不過,這也讓花俊非常的頭疼,為了莫日根的事兒,花俊覺得自己少說得掉了上千根頭發。
直到劉介到來之后,花俊徹底得把這個包袱甩給了劉介,他才算是解脫出來。
閆浩思繼續說:“在劉總指揮到達之后,因為我們這邊機動性的不足。查干巴拉曾經短暫的得到了一段喘息的時間。現在,雙方已經隔著斡難河對峙起來。”
王燁點點頭。不得不說的是,查干巴拉為自己選了一個不錯的決戰地點。
查干巴拉同燕國本土之間隔著茫茫瀚海沙漠,那里的地質情況非常的惡劣。再往西北就是貝加爾湖,然后就是茫茫中西伯利亞高原了。
那里的自然環境,對于在溫暖的中原長大的燕國人來說,自然是非常惡劣的。
而且,查干巴拉選擇固守的地點也絕對是易守難攻。查干巴拉在斡難河的北岸,背靠著肯特山。
如果劉介想要進攻查干巴拉,那么劉介不僅要越過斡難河,同時還要仰拱肯特山。
這就是為什么?以燕國國防軍如此強大的力量,在追上查干巴拉之后,劉介也沒能立刻發動決戰,只能同對手對峙的原因。
查干巴拉現在打的注意王燁用腳指頭想也能想明白。
查干巴拉是希望能用拖字訣把國防軍拖死。
國防軍的強大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他們裝備的強大。而他們的裝備又需要大量的彈藥來維持火力強度。
可是,燕國想要維持自己的火力投放。就需要讓自己的運輸隊越過整個瀚海沙漠,這樣的運輸效率和難度自然是非常大的。
長此以往,燕國國防軍根本不可能堅持多久。更不用說,再打下去氣候就會變得更加的惡劣。到時候,國防軍到時候就是想撤退恐怕都沒那么容易了。
這就有點像拿破侖和希特勒進攻俄國一樣。氣候和自然條件,以及后勤補給將會是防守一方最大的幫手。
至于進攻的一方,想要取得勝利就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要么,進攻方有足夠的實力在短時間內速戰速決,把對手一棒子打死,那自然就什么都不用說了。
在我們這邊的歷史上,蒙古人就是用這種辦法成功的征服了俄羅斯人。
要么,進攻方的國力有壓倒性的優勢。可以保證自己的后勤補給和物資供應不會出任何問題。
可惜,在我們這邊的歷史上,似乎還沒有人做到過這樣的壯舉。
除了這兩條路之外,想戰勝這樣的對手幾乎沒有可能。
燕國的國力雖然強大,但是還沒到那么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地步。所以,燕國所能選擇的道路就只是速戰速決而已了。
事實上,早在王燁決心發動同天帳汗國的戰爭的時候,他所希望的就是能用速戰速決的辦法盡快打敗天帳汗國。
只是,查干巴拉明顯也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看現在的態勢,王燁想要迅速得結束戰斗,明顯不會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