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好東西,我們立即出發,至于機票,許老板已經訂好了。
晚上八點多一點的飛機,不到十一點,我們到了濱城。
下飛機后,我們爺仨很快見到了許老板。
“老九,老葛,小天,又見面了!”
許老板和之前一樣,對我們爺仨很客氣,只是相比于上次見面,要憔悴許多,對我們的稱呼,也親密很多。
“老許!”
二叔點點頭,和許老板握了一下手,稱呼也從上次的許老板變為了老許。
“說說那條風情街的情況吧!”
打過招呼,二叔直奔主題。
“先上車!”
許老板點點頭,帶著我們上了車。
上車之后,許老板拍了拍副駕駛處的中年人,道:“小董,你說說風情街的事!”
“哎!”
被稱為小董的中年人回過頭,露出一張略顯粗糙的臉。
“小董很早就跟著我了,人很踏實,這次風情街的問題,就是他發現的!”許老板介紹道。
“陳師傅,葛師傅,小陳師傅!”
小董挨個和我們打了一聲招呼,開始說情況,“幾位師傅,我最初發現不對,是因為地基不對!”
扶桑風情街開建的時候,內部舉行的儀式,是很大的,但沒怎么對外宣傳。
開建以后,有很多小鬼子在現場指導。
這一點,沒引起董師傅,也就是小董的注意。
畢竟要建的是扶桑風情街,請小鬼子設計師來參謀很正常。
董師傅發現不對,是因為他發現,這條街建設的時候,有些地方的地基,挖的格外的深。
扶桑古代那邊,主要是木屋為主,所以風情街里面的建筑,沒有層數太高的,多是一到兩層。
即便是別墅區,三層也頂天了。
這個層高,地基是不需要太深的。
于是,地基的事情引起了董師傅的注意。
意識到不對后,董師傅沒有貿然行動,而是和
這條風情街畢竟是建在濱城,不是建在扶桑。
做設計,做指導的人雖然多是扶桑人,但底下干活的,基本上都是國內的人。
董師傅通過這一點,收買了不少基挖的那么深。
前兩天,一個施工的工人找到了董師傅,說其中的一處地方,下了兩根柱子。
柱子平平無奇,就是普通的大理石柱子。
問題的關鍵是,誰家往地基里送大理石的柱子啊!
董師傅得到這個消息后,立馬上了心,給了報信的工人好處,那個工人也沒辜負這份好處,偷偷拍了小鬼子晚上干活的照片。
風情街由于地處偏僻,不用擔心擾民等問題,采取倒班制,日夜不停的施工。
可那幾處下柱子的地方,一到晚上,便不用國內的工人去施工,進去的都是小鬼子。
“幾位師傅,你們看,這就是那位兄弟偷拍下來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