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造假,被錦衣衛發現了,問題更嚴重,但如實匯報,他還不知道能有怎樣的后果。
朱棣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
朱炫把這個吩咐下去,就沒有再理會朱棣,也算是給時間他考慮,便帶上朱高熾到外面走走。
朱棣想死的心思都有了,唯有回去找姚廣孝商量。
姚廣孝沉默了。
因為他也不知道,還能怎么辦。
這件事超出了他們的控制,變得更嚴重。
外面。
“小堂弟。”
他們二人,連忙跑過來。
朱高燧說道:“你們出來玩,怎么也不帶上我們?”
朱高熾叮囑道:“你們在小堂弟面前,要敬重一點,不可無禮。”
誰不知道,朱炫很快就是皇太孫。
三年之期即將過去,那三個皇孫,朱允炆沒了,朱允熥再無任何消息,只有朱炫一人,功勞一個接著一個,做的事情一個比一個厲害。
就算當不上皇太孫,將來他想把皇位搶過去,也是一句話的事情。
朱炫說道:“高熾堂兄,不用這樣。我們都是一家人,隨便一點即可。”
“北平有沒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你們帶我去走走。”
他又道。
朱高煦拍著心口保證道:“當然有,小堂弟你隨我們來,保證不會讓你失望!”
他們都是好動的人,帶上朱炫在外面到處走。
鐵鉉還沒從密云回來,平安那邊的書信,就從河套傳來了。
同時還有關于徐輝祖帶兵支援大同、太原等地的消息,一起傳來北平,到了朱炫的手中,簡單地把各地沿線的情況了解一遍。
大明有那么強的火器,對付韃靼、瓦剌等,當然易如反掌。
邊境全線,都是捷報。
不過,徐輝祖回京復命,朱炫沒辦法見一面,平安繼續留守河套,同時讓人把宋晟的書信送過來。
“宋晟?”
朱炫看了看書信上的內容,認為也有道理。
大明老將,鎮守西北這么多年,也該回京頤養天年,不應該繼續留在貧寒之地,只是沒有了宋晟,可以讓誰擔任西北總兵呢?
朱炫在想,能不能安排自己的人進去,奈何身邊的人又不是很多,李景隆這個人不太行,很不靠譜,不過……
“盛庸,應該可行。”
朱炫通過李景隆,想起了盛庸這個人,目前還在李景隆軍中。
因為他們來晚了,在高麗一戰,基本插不上手,李景隆算是帶兵白走一趟,現在依舊帶兵跟隨朱炫來了北平。
至于海軍,暫時留在仁川港,和柯天朗一起,震懾高麗。
想到了這些,朱炫確定下來,接替宋晟的人選,回去再和皇爺爺說一說,希望皇爺爺能同意。
把北邊的情況,了解得差不多,大明沒有任何問題,朱炫這就放心,畢竟此時的明軍,是全世界最強的部隊,打遍天下沒有敵手。
第二天。
朱炫起來之后,簡單地鍛煉了下身體,就再去找到朱棣,將不知名部隊中的火器問題,簡單地和朱棣說了一遍。
朱棣聽了感到很不安,這件事終于查到自己頭上。
朱高熾在旁邊伺候,聽完了朱炫的話,差點被嚇得茶水都倒在地上,心想爹是真的無法無天,越來越過分,火器都敢私吞,還養私兵。
要知道火器這些東西,是大明最重要的戰略。
也是大明,成為全世界最強大國,最根本的保證,朱棣敢把火器私吞了,差不多就是私藏甲胄,和造反沒有區別。
小堂弟還能和顏悅色地,和朱棣聊起這件事,已經算是他的仁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