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認真想了想,他們同意朱炫這番話,認為有一定的道理。
兩個群體之間,為何不能聯手合作?
互相排擠,很容易造成家國不穩。
文臣再怎么清高,也離不開武將對外征討和保家衛國,武將再怎么瞧不起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但也少不了文官在內穩住大局。
二者相輔相成,重文同時重武,才能維穩。
“你們聽到了吧?”
朱元璋再問了一句。
語氣之中,甚至帶有淡淡怒意,好像他們不回應,就要大開殺戒那般。
“臣,領命!”
他們不得不齊聲回應。
或許真的可以像小皇孫說的那樣,嘗試著合作吧!
“請問衍圣公,還有什么要說的嗎?”
朱炫問道。
“臣,佩服殿下的仁德!”
也就是說,孔公鑒無話可說。
心里也認同,朱炫的話很對,或許真的可以互相合作。
朱元璋又道:“你們還有事嗎?”
“臣有本奏。”
兵部尚書茹常,此時上前說道:“是關于燕王殿下……”
“臣領命。”
蔣瓛和暴昭,又齊聲說道。
朱元璋繼續說道:“你們,還有事嗎?”
禮部尚書陳迪問道:“請問陛下,三年之期,是否繼續?”
現在繼不繼續,意義不大了。
朱允炆勾結白蓮教,現在銷聲匿跡,沒有人能找到他在哪里,他們文官不得不選擇朱炫,就算朱允炆還在,也不一定是朱炫的對手。
“皇爺爺,孫兒請求繼續。”
朱炫說道。
唯有繼續,他才能在外面,再跑一趟,還是想再回去廣州看看。
“做事得有始有終,三年之約繼續吧!”
朱元璋明白乖孫的心思,一心放在什么星辰大海上面。
這就是孫大不由爺。
“咱定下的期限,君無戲言,等到年底,再確定最后結果。”朱元璋淡淡地說道。
對此,他們再無其他意見。
反正也就這樣了。
再接下來,朱元璋繼續問他們,是否還有其他事情。
那些大臣們,又提出幾個待解決的問題。
朱元璋都帶著朱炫,在朝堂上一起給大臣們解答,這是在教朱炫如何上朝,怎么當皇帝。
朱炫可以體會到,皇爺爺的良苦用心。
過了好久,朝會才結束。
朱元璋也不留朱炫幫自己看奏章,讓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過也開始讓人收拾一下東宮,把朱允熞他們安排到其他地方,考慮怎么給他們封地。
等到年底了,朱炫可以住進東宮。
得把地方,給讓出來。
朱炫沒有出宮,回到自己的小院子。
此時,來了一個,好久沒見的人。
方孝孺來了。
這個十族消消樂的大儒,現在還活得好好的,但是他給朱炫的感覺,變化很大,和以前不太一樣了。
“拜見殿下!”
方孝孺進來便恭敬地說道。
朱炫道:“方先生無需多禮,不知道先生來找我,有什么事?”
“臣想請教殿下,關于格物致知的事情。”
方孝孺這些年里面,把格物致知,研究了一遍又一遍,研究得特別深入。
現在他給朱炫提出的問題,朱炫反而不知道怎么回應。
因為朱炫也不懂那么深入的問題。
懂的都是比較表層的東西,穿越之前,就沒有深入地研究過王陽明心學。
“方先生,我已經無法回答,你的問題了。”
朱炫無奈地說道。
方孝孺一怔,陷入苦思,隨后長長嘆了口氣道:“殿下這是,浪費自己的天賦啊!”
他有一種,傷仲永般的感嘆。
一直認為朱炫的天賦,還有對儒學的理解,是有可能成為大明的圣人,奈何朱炫現在不知道如何理解,就是被那些奇技淫巧,又或者軍事耽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