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炫憂心忡忡道。
剛開始上班,就看到這樣的奏章,心里不太舒服。
解縉說道:“殿下說的很對,說到底還是我們效率不高,但是要提高效率,需要殿下的鐵路建成,并且往大明各地延伸才能做到啊!”
“鐵路工程量很大,等到建成之時,已經晚了。”
“除非建成之前,大明再無大災。”
楊溥說道。
沒有人希望,大明再有大災。
一旦有了,物資跟不上,情況又會很嚴重。
朱炫說道:“所以我去年的時候就在想,在全國各地,建設一些特殊的避難點,以及興建存放物資用的倉庫。那些物資,可以是棉衣,也可以暖爐、洪澇用的船只等等,甚至糧食都沒問題,一旦發生災情,能及時調用這些物資,短時間內不需要跨區域調配,可以為我們爭取足夠的準備時間。”
他們聽了朱炫這些話,心想似乎可行,有些贊同地點了點頭。
“具體怎么實行,大概如何做,我暫時還沒有想法。”
“實行下去的時候,可不可行也暫時未知。”
“如果你們有想法,可以提出來,也可以我們一起,深化去想可不可行。”
“若是可行,我們一起在朝堂上,給皇爺爺提出來,你們認為如何?”
朱炫說著便問他們。
“殿下英明!”
他們同時齊聲說道。
其實這個想法,若是能實行下去,是很好的。
只是實行過程中,開支很大,需要大量的財政撥款,不過考慮到現在的大明并不缺錢,要說實行下去又并非不可能,怕的是
朱炫也只是猜想,具體可不可行,還得他們商議過后才能決定,只是暫時把想法提出。
——
外面。
朱元璋早就來了,在這里偷聽了乖孫他們好一會。
“乖孫現在,越來越有當皇帝的樣子了。”
他欣慰地在想。
云奇附和道:“都是陛下教得好,殿下的進步,才那么快。”
這樣拍馬屁的話,朱元璋早就聽膩了。/
但拍馬屁的內容,又和自己乖孫有關,朱元璋心里還是很得意的。
“你這老東西,現在越來越清楚咱喜歡什么,喜歡聽怎樣的話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又道:“好了,咱們回去,別打擾乖孫看奏章,標兒不在之后,到了現在,終于找到合適的人,幫咱看奏章。嗯……去郭惠那里。”
很快,到了后宮。
“陛下怎么有空來看臣妾了?”
郭惠妃看到老朱來了,連忙出來迎接。
朱元璋說道:“咱來找你,當然是有正經的事情,之前和你提到的,給乖孫下聘禮一事,做得如何了?”
郭惠妃說道:“臣妾這邊準備好了,但也需要禮部出面,臣妾是后宮,哪敢干擾六部的事務,這不就等陛下你來決定。”
朱元璋點頭道:“那行,把你準備的東西交給禮部,咱再安排,先下聘禮,盡快選定一個好的日子,讓乖孫成親!”
他有點迫不及待,想看到朱炫成家,擔心現在不成家,再拖幾年,他會沒命看到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