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炫看了便說道。
梁甫低下頭道:“都是殿下,領導有方。”
朱炫搖頭道:“我能有什么領導?只是出來看看,你就說我領導有方,有時候拍馬屁也不該這樣拍啊!”
梁甫馬上賠罪,畢恭畢敬道:“是臣說錯話了,請殿下責罰!”
朱炫當然不會因為這種小事,責罰了梁甫,在田地邊上走了一圈,問道:“種田等事情,科學閣應該給過不少技術指導吧?”
巡視的時候,他可以看到,不少百姓都有用到那些化肥。
化肥的出現,完全改變了大明時期的農業生產方式,農業又是國之根本,只要和吃飯相關,都脫離不了農業,這些很重要。
農業不能出問題。
科學閣里面,對農業的研究,比之前的深入很多。
“有的!”
解縉點頭道:“好久之前,陛下下令,科學閣里面的農業技術,盡可能地用到百姓當中。”
盡管現在大明不缺糧,有了更高產的作物,土豆紅薯都是主糧,但是朝廷對農業的重視程度,從來沒有降低過,以前怎么樣的,現在還是怎么樣。
朱炫說道:“科學閣,做得越來越好。”
當時成立科學閣,朱炫也想不到,會發展得如此之快。
楊士奇說道:“殿下高瞻遠矚,取名科學二字,在很早之前,就專研科學來改變大明,此舉大善!”
朱炫說道:“你們也不用給我拍太多馬屁,準備回宮吧!我還有很多事情沒處理,對了最近有沒有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情?”
解縉說道:“有一件事,按照陛下最開始給出的議程,衛王殿下差不多可以就藩了。”
衛王,就是朱允熥。
去年主動申請就藩平壤,再過幾天就是元宵佳節,過完了元宵,朱允熥就要去就藩了。
朱炫看了看奏章的描述。
重開馬市,進行得還是挺順利,暫時沒別的麻煩,他可以把這個擔心放下,處理其他的政務。
現在朱炫的日常狀態,大概也就這樣,處理得差不多了,就把奏章送去給老朱,等他蓋印確定,如果認為朱炫處理得不對,老朱還會另外傳召大臣商議。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朱炫打了個哈欠,又累得伸了伸懶腰。
這種高強度的學習工作,真不是普通人能承受過來,朱炫也弄不清楚,自己如何連續承受了好幾天,送走了解縉他們后,連去乾清宮找皇爺爺的力氣都沒有。
只不過,朱元璋來了東宮。
“皇爺爺!”
朱炫見了,出門迎接。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乖孫,辛苦了吧?”
朱炫揉了揉寫字寫得有些酸的手,笑道:“孫兒快累壞了,終于體會到皇爺爺有多辛苦,也很佩服皇爺爺這么多年里,是怎么熬過來的。”
聞言,朱元璋又笑了,笑道:“既然決定坐上這個位置,擁有無上的權力,有些義務又是必須承擔,既然得到了什么,就得再付出什么。現在乖孫只是開始,將來咱不在了,所有的擔子,都會落到你的肩膀上,那時候才是真正的辛苦。”
朱炫說道:“皇爺爺不會不在,你一直都在,不要說不吉利的話。”
朱元璋拉住朱炫的手,一起到軟榻上坐下,又道:“咱還在,能給你遮風擋雨,有些話雖然不吉利,但又是個事實啊!”
朱炫默然。
并不想要這種事實。
看到朱炫如此關心自己,朱元璋滿足道:“咱盡量為乖孫遮風擋雨,鏟除更多的絆腳石,但是乖孫要記住,盡管如此,也不能驕躁,更不能忘了咱們老朱家的本。”
在兒孫面前,他得盡量挺拔一點,給他們一種,自己可以為他們頂天立地的感覺。
但是離開了乖孫的視線,朱元璋不得不承認,確實老了,連腰桿都直不起來,這些年要不是一直有劉純幫自己調理身體,以及各種養生,只怕早就躺棺材里了。
“老了!”
朱元璋感嘆道。
云奇扶住了他,搖頭道:“陛下依舊龍行虎步,一點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