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清說道:“臣是甘肅人,距離吐蕃北邊不是很遠,對他們也有一定的了解。按照臣的想法,用殿下經濟的手段去同化,也只能是讓吐蕃人對大明產生依賴,一旦離開了大明就很難生活,但對于完全同化,還遠遠不夠。”
“為何?”
朱炫問道。
景清說道:“他們的人,信佛!信仰還是很嚴重,又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和文明。想要真正做到同化,得從這方面入手,不是一代兩代人的事情,而是要長久地做下去,耗費一定的時間,讓我們大明的文化在其中占據主導。”
看到他還能考慮到這一點,朱炫微微點頭。
現在季文靖他們做的,除了經濟手段,也正是用文化的方式同化。
用的還是忠君愛國的儒學,以科舉作為誘導。
“另外。”
景清想了想道:“殿下在高麗的舉措也可以借用,特別是科舉,給他們一個考科舉的機會,能傳播我們大明的文明。對于那些靠近我們大明,對我們大明有一定認同感的人,先進行齊民編戶,給他們統一身份戶籍……”
他知道自己的機會真的要來了,趕緊把能想到的,全部說出來。
無論如何,都得在朱炫面前證明自己的能力,也不管能不能得到承認,把能力展露出去再說。
得不到承認,那是以后考慮的。
現在告訴朱炫自己有能力,等于是被朱炫記住了。
朱炫聽了便點頭道:“你說的很對,我有一個想法,如果我把這件事交給你去做,你有沒有信心做好?”
“交給臣?”
景清愣了一下。
這就有點驚喜,在這瞬間,他也想到了很多。
景清也是有抱負的,也有自己的想法。
朱炫最近一直留在北平,就是他的希望,只要出言獻策,如果做得好,打動了朱炫,就能進入大明皇太孫的視線之中,將來應該能有一個挺好的前程。
作為讀書人,誰不想當官?
就算再怎么高風亮節,都不會例外。
讀書就是為了當官,為了考科舉等等。
聽到他那么直接地承認,朱炫再打量了對方一會,問道:“你還沒體會過戰場吧?”
作為一個讀書人,景清確實從來沒到過戰場,但是也明白朱炫為何有此一問,搖頭道:“回殿下,未曾。”
朱炫說道:“收攏軍權,軍令戰略,從京城發出,通過電報傳到各處邊地,聽起來是挺不錯,但戰場上的局面瞬息萬變,你能保證京城傳出去的命令一定適合戰場的情況?”
他似乎看透了,景清心里怎么想的,續道:“你所想的,就是希望能通過第一條引起我的注意,達到得到我賞識的目的,希望將來被重用,對否?”
聞言,景清的身子,微微一顫。
他在想殿下好厲害,目光好銳利,自己的一切都瞞不過去,什么都被看透了,心里有些惶恐,生怕自己的這點小算計,會被朱炫算賬了,有什么不好的下場。
朱炫說道:“你的第一條,還算可以。”
有點符合他的想法。
景清現在不太敢說話了,心里惶恐地在想,會不會被朱炫懲罰什么的。
畢竟算計一個皇孫,認真計較起來,問題還是很嚴重。
“你是不是怕了?”
朱炫說道。
景清很誠實地承認道:“臣確實怕了,殿下目光如炬,臣的事情,瞞不過殿下,請殿下責罰。”
朱炫擺了擺手道:“好了,你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