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殿下聽了此話,又做了什么,麻煩又很大。
李旭早就不是當初那個,什么都不懂的少年,從火州跟朱炫回京,在官場上打滾了幾圈,人也變得圓潤,懂的東西很多,越來越老油條了。
和李景隆一樣!
“傳令。”
朱炫瞇了瞇眼眸,道:“現在監考的官員,臨時更換,并且不得閱卷,之前既定的閱卷官員,也換了,至于換了誰,我稍后再公布。”
“是!”
雷綱微微點頭,跑下去給
在這同時,他又覺得朱炫真的很好,將來絕對是個難得的明君,說了那么大逆不道的話,也不會被懲罰,只要說得有道理,確實是這個問題,還能得到采用。
這樣的明君,古往今來都不是很多。
“傳令,可以進場了。”
朱炫說完,繼續坐回到位置上。
李旭跟在一旁,小心翼翼道:“殿下,剛才雷綱就是胡說八道,請殿下不要對他做什么。”
他這是要為雷綱求情,確實相處出了不錯的關系。
朱炫忍不住笑道:“在你看來,我就是那么小氣的人?如果我要懲罰雷綱,就不會讓他去傳令,早就懲罰了。”
“臣……臣就是,亂想的。”
李旭頓時滿臉的尷尬,又很是惶恐。
“好了!”
朱炫擺了擺手道:“知道你們關系不錯了,但作為我的護衛,我不希望看到拉幫結派,私結朋黨,關系好歸好,如果讓我發現有什么不對,誰都沒面給。”
“臣不敢!”
李旭渾身一顫,進而想到曾經的嚴冠。
跟在朱炫身邊那么多年的嚴冠,就是因為犯錯,說沒了就沒了。
當然那個錯誤,還是超級大的,蔣瓛沒有被朱炫換下去,不僅是運氣好,還是朱炫看在,蔣瓛是陛下的人的原因。
朱允熞決定,科舉之后,再出發去倭國。
今天正是科舉開始的日子,他就在家收拾東西,準備出發了,作為一個藩王,科舉這東西和他其實沒有多大關系。
關不關注,對朱允熞而言,都是沒有意義。
朱炫不一樣了,作為大明皇太孫,大明的第二個皇帝,科舉和他有著直接的關系,畢竟未來他當皇帝了,這一屆科舉選出來的官員,有可能是未來輔助他的首批大臣。
科舉關系到大明朝堂的穩定,朝政的正常運轉。
盡管老朱經常說書生不好,但誰都清楚,大明要治國,少不了這些書生。
天剛亮,朱炫把今天的早朝取消,帶上侯顯,還有李旭和雷綱等人,來到科舉的考場內,就在二樓,往下看向外面排隊等待進場的考生。
對于朱炫重視科舉,而把早朝取消,朝中大臣當然是贊成的,他們這是很罕見的,不反對朱炫不早朝的行為。
此時的考生,陸陸續續地到了考場之外,等待排隊檢查和進場。
“人真多!”
朱炫往外面看出去,感嘆道:“科舉可能是很多普通人,唯一一個可以登堂入室,站在大明巔峰的機會,你們說科舉是不是公平?”
李旭第一個回應道:“回殿下,當然是公平的,一份試題,考究的是學識。”
出身普通的雷綱,對此就有不一樣的看法,道:“有些看似公平,但又不一定公平,臣在順德的時候就曾見過鄉試的不公平現象。”
“你是說,
朱炫淡淡地問。
“臣不敢!”
雷綱躬身道。
但是,正有這個意思,也就只有他敢大膽地說出來,即使李旭聽了,都感到背脊一涼,心想這個莽夫,說話都不經過大腦,萬一讓殿下生氣,你就算有十個腦袋都不夠砍。
相處的這段時間以來,李旭和雷綱的關系還是挺不錯,不希望雷綱真的被砍了,琢磨著可以怎么幫一下雷綱,為他解釋。
科舉就在眼前,雷綱敢在朱炫面前說這么大逆不道的話,李旭真的不知道如何挽救。
只不過,李旭能理解雷綱。
天底下哪有公平?
不可能有。
就算特殊關系的,也算是作弊,李旭出身勛貴,見多了各種不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