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承德宮,朱炫把方孝孺推薦的梁時,和老朱說了說。
“這個梁時,咱還記得,當年的十大才子,和那個楊基什么的齊名。”
“楊基他們又自稱吳中四杰,曾經是張士誠的人,后來投靠了咱,再后來咱好像找了個什么理由,把楊基高啟他們都給殺了,不過那些十大才子,咱也沒殺幾個,沒想到梁時還在。”
“既然是方孝孺推薦的人,應該沒什么大問題,還可以用。”
“讓那個什么才子,試一試教導文珪,還算是有資格教導。”
朱元璋還是挺滿意地說道。
梁時成名的時候,在好幾十年前了。
現在很多成名的讀書人,在當時梁時那個時期,能力都遠不如他們。
“那就是他了。”
朱炫點頭道:“孫兒讓他明天到大本堂,上午給文珪上課,下午文珪來皇爺爺這里,學習怎么當一個皇帝,文珪聽到了吧?”
“那么快啊?”
文珪垂頭喪氣道。
正式要去上課,以后可以玩的時間就少了。
小孩子都是喜歡去玩,不想要上課,這是孩子的天性,文珪就算再怎么乖,也還是如此,畢竟還只是小孩子的心性,想法自然比較簡單。
“不快了。”
朱元璋知道自己的小重孫,就是不想去上課,只想跟在自己身邊玩鬧,笑道:“作為一個乖孩子,怎么能不上課呢?以后文珪還是大明的皇帝,你爹在你這么大的時候,早就在大本堂讀書了。”
朱炫說道:“你這臭小子,不是一直說,以后要比我好的嗎?連讀書都不如我,還能怎么比我好?”
“父皇說的也對。”
文珪的小孩子心性,這就展示出來,連忙道:“兒臣一定要比父皇好,明天就去讀書,一定可以學得比父皇還要多。”
聞言,朱炫這就笑了。
這個臭小子,把自己當做超越的對象,但這樣也好。
其實只要朱元璋同意,文珪這個上學,是絕對逃不掉的,明天他敢不去,那么沐沅君就會把他抬過去大本堂。
作為母親的,沐沅君還是挺嚴厲,當然了,慈祥肯定也有。
對于教育未來的皇帝,沐沅君應該有的嚴厲,一個都不能少,必須得好好培養文珪,才能當大明第三個皇帝,否則以后的皇帝,一無是處了,只知道到處玩樂,這個可怎么辦?
那是絕對不行的。
“這才對吧!”
朱元璋笑道:“文珪一定要聽話,明天下午再回來咱這里,你現在長大了,應該承擔屬于你的那一份責任。”
“孫兒知道了。”
文珪還是很聽老朱的話,又道:“孫兒一定,不會讓太爺爺失望的。”
“好孩子!”
朱元璋哈哈一笑,再開心地抱住了文珪。
太子讀書的這件事,便是如此安排下來。
等到這個消息傳出去后,朝中不少文官都對梁時羨慕嫉妒,畢竟帝師誰都想當,但又誰都當不上,反而給了梁時,于是還有不少人,開始查梁時到底是誰,竟能得到陛下的重視。
到了晚上的時候,朱炫帶著文珪回了坤寧宮,再把老師的這件事,和沐沅君說了說。
“方先生真的很好。”
沐沅君聽到方孝孺在彌留之際,還為文珪推薦了一個老師,心里便是感激,又道:“文珪明天一定要好好學,不行,你現在太調皮了,明天我要親自把你送去大本堂,再和梁先生見一面。”
必須要好好地,把文珪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