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笑道:“陛下滅了瓦剌,先是偽明,再是瓦剌,現在奴兒干都司等地,都在我們大明的控制之中,陛下文治武功!”
“行了,你就不要這樣捧朕了。”
朱炫擺了擺手。
其實他的心里,還是挺快樂的。
這個成就感,不就是直接拉滿了!.81.
為大明做到那么多,消滅了大明的敵人,開拓了大明的疆域,這是多么偉大的一件事。
朱元璋驅除韃虜,朱炫創造大明輝煌。
“滅了瓦剌,又要有部分官員前去接管瓦剌的一切,治理當地的牧民。”
楊溥說道:“現在大明的官員,又要不夠用了,想再派出人北上,應該不容易。”
除非又有哪個不長眼的官員,貪污腐敗了,或者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正好被朱炫抓住,這樣就能隨意安排去草原,但現在好像沒有這些官員。
瓦剌被滅了的消息,已經流出去。
朝中官員知道,陛下可能又要捉犯錯的官員,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成了這個倒霉鬼。
“目前還是先從歸化派人去接管。”
朱炫說道:“平安在歸化的團隊,是最成熟的,人也不少,草原的情況如何,也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暫時是他們負責治理,想要官員充足,還是得等到科舉之后。”
現在能做的,唯有如此。
要知道現在的大明,對外擴張速度太快了,又成立了兩個新的部門。
貿易區那里,最近又處理了一大批官員。
大明朝廷目前還是缺人。
這些都是事實,只能等科舉的到來了。
“也快了。”
楊榮說道:“如今九月底,距離科舉,也就那么幾天,等到評卷,殿試等,也用不了多長時間。”
“是啊!”
朱炫點頭道:“不過,你們在國子監,或者翰林院等地,發現誰有能力,又愿意去草原的,都可以告訴朕,再提拔他們北上。”
只是,愿意的人,肯定不多。
留在金陵享受,難道不好嗎?
朱炫現在暫不打算,強迫他們北上,要不然在翰林院國子監那么多讀書人,只要他愿意,隨時可以安排一批人前去草原。
另外他還有一個計劃,給那些落榜的讀書人一個機會,如果愿意去草原、西南等地,可以直接去當官,但不是大官,只是小官,需要考核,有業績標準,晉升渠道上限,也有限制等。
這是區別于,真正考上的讀書人。
否則,考上不考上的都是一樣,那些考上了的心里會怎么想?
平衡還是要做好,不過這樣做,朱炫認為,應該會有不少落榜的讀書人同意,畢竟這也是一個機會。
“好了,今天暫時這樣。”
朱炫暫時沒有其他事情,要和他們商議,又道:“解縉,洪武大典如何了?”
他有點想在最后,把洪武大典送給皇爺爺。
對于文學界而言,這本書也是一種功績,皇爺爺應該會喜歡。
洪武大典也不是那么容易修的。
后來的朱棣,修永樂大典,耗時很長,耗費巨大,才能修起來。
“洪武大典,進展順利。”
解縉躬身道。
朱炫問道:“何時可以成書?”
“這個……”
解縉想了好一會,搖頭道:“臣也不敢確定,這部書的內容很多,也很豐富,沒那么容易成書,請陛下再等一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