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顯可不是這樣想,先是放出罷考的人多了,剩下的人考中的可能性更大的消息,給了他們一點希望。
然后公布名單,取消功名。
希望成了絕望,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差點的,說不定會出城門,投江自殺了。
朱炫不理會他們自殺不自殺,都是成年人了,從鬧事、罷考和堵門那一刻開始,就應該承擔起這一份責任,其實是他們活該的,對于這些人,沒必要太仁慈。
仁慈了,反而會讓他們得寸進尺。
死了,也就死了吧!
“陛下,真的要如此?”
侯顯想到了很多,擔心地問。
朱炫擺手道:“去做吧!”
一定要這樣,不這樣做,絕對不行。
“是!”
侯顯下去了。
可以想象,如果做下去,帶來的震撼能有多大。那些讀書人,可以有多崩潰。
陛下這個手段,太狠了。
——
堵門的讀書人,還在繼續堵門,他們真的像是不會疲憊,也不是三分鐘熱度,而是真心想強迫朱炫,放了關在大牢里面的人。
如果這一步成功了,那么他們下一步要做的,可能是把同化的讀書人全部驅逐。
那些蠻人、胡人,不配當他們的同僚。
也不配,讀圣人之書。
他們就是如此自命清高,因此朱炫真的沒有仁慈的意思。
一個消息,慢慢從堵門的讀書人中傳播。
“其他人都在傳,現在罷考的人多了,考科舉的人,也就少了,剩下那些人,考中的可能性更大了啊!”有人小聲地討論。
然而,這個消息傳出去后,堵門的讀書人,頓時被吸引了。
他們辛辛苦苦讀書,為的不正是榜上有名。
現在考中的可能性大了,好像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其他人在這里堵門,我們靜悄悄地回去,準備考試。”
“萬一考中了,我們就能當官,這樣挺好的。”
馬上又有人小聲地說道。
跟在他們身邊,另外那幾個讀書人,紛紛贊同地點頭。
道理正是如此,說的一點都沒錯。
人少了,更容易考上。
不少人的心里,一下子躁動了,好像堵門已經不重要,考上更重要,一下子走了好幾個人,都準備回去復習科舉,不想在這里浪費時間。
“你們看,有人走了!”
外圍之中,有人輕聲道。
“我聽說,現在都在流傳我們罷考了,讓剩下的人,更容易考上。”
又有人在外圍說道:“他們說不定,也是這樣想,所以不罷考了,準備回去考科舉啊!”
“真的?”
第三個人驚呼道:“那我們還在這里,浪費時間做什么?在這里堵門,能有考中重要嗎?”
肯定沒有。
寒窗苦讀那么多年,為的正是如此。
現在像個傻子一樣,在這里堵門、罷考,那些沒有堵門罷考的人,直接考上了,他們什么都沒,這不是更傻嗎?
不堵了,我也要回去,準備考科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