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無奈地感慨。
——
第二天,早朝。
朱允熥起來后,簡單地整理一下,就來到大殿上接受一輪行禮。
這個時候,第一時間上奏的還是胡廣,朗聲道:“陛下,之前堵門的讀書人,在昨天全部散了,如今科舉在即,他們的心還沒回來。”
朱炫問道:“你是想讓朕放人,再讓他們的心回來?”
那些文官怎么想,他比誰都要清楚。
一直要求放人,挽回自己讀書人的面子。
“非也!”
胡廣很意外地,不再要求放人了,又道:“請陛下下旨激勵他們,好讓他們收心,認認真真考科舉,將來為大明效勞。”
他是想通過另外一個方法,讓外面的人知道,朱炫還是很重視大明的讀書人。
不一定是偏心。
聞言,朱炫有些想笑,但想了一會問道:“胡大人知不知道,他們都罷考了?”
“知道!”
胡廣鄭重道:“但是,如今他們知錯了,愿意回去重新準備科舉。”
朱炫又道:“那你知不知道,他們為何突然回心轉意?”
“這……”
胡廣當然是知道的。
站在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基本都是知道。
不是那些讀書人,突然懂事了,而是他們又看到好處。
“外面有消息,罷考的讀書人多了,那么考上的可能性更大,他們才愿意回去。”胡廣不好意思道。
那些讀書人如此三心兩意,他也是無奈,有點恨鐵不成鋼。
“一言不合,罷考堵門。”
“知道有好處,馬上又回去準備考試。”
“動不動就嘲諷,瞧不起同化的讀書人,還在公眾場合,公然嘲笑人家。”
“讀書人的風骨,在他們身上,完全看不到。”
“圣人的仁義禮智信,在他們身上毫無體現,朕都為讀書人感到無奈,我們大明的讀書人,為何會變得如此呢?”
“你們說,這是為何?”
朱炫質問他們。
這句話頓時使得滿朝文官,啞口無言,根據這幾天的事情,誰都能看出來,外面那些讀書人太過跳脫,都不像是讀書人了。
圣人的品質,他們一點都學不到。
“你們也說不出來吧?”
朱炫瞇了瞇眼眸,又道:“如果這樣三心兩意,品質不行的讀書人入朝為官,你們覺得大明官場會如何?有才無德,當不好官,只怕到時候,又要被朕剝皮了。”
此言一出,所有文官,無不支棱起來。
一來,陛下還要剝皮。
這可是特別嚴重,也是能讓他們毛骨悚然的一件事。
二來,陛下覺得外面的讀書人,有才無德,不能當官。
準確來說,是不想讓他們當官。
一種不好的想法,瞬間從他們腦海里浮現出來,不由得頭皮發麻,他們都覺得,自己好像想到了朱炫要做什么。
這種事情,是能做下去的嗎?
陳迪小心地問:“陛下的意思是……”
他只是問了一句,便小心地等待回應。
所有人都在等,朱炫的最終回應,想知道朱炫為何要這樣說。
朱炫倒是反問他們道:“你們,覺得呢?”
他們當然覺得,那些讀書人適合當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