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古代,就算放在現代社會,以能力取代考試成績,也是件很不公平的行為,也沒辦法處理好,放在古代更加難搞,實在太過理想,難以成為現實。
朱炫只好暫時放下這個念頭,以自己的能力,或者以楊士奇等官員的能力,真的做不到。
楊士奇放心了,在他眼里,陛下還是很聽勸的。.81.
只要聽勸,就不會出問題。
“朕還有一個想法,中舉錄用的讀書人,是不可能都留在大明,朕的本意,是讓他們有一部分人,去草原、安南、西北等地。”朱炫又道。
楊士奇想著說道:“朝廷有安排,他們不能不去。”
他覺得陛下是擔心,安排中舉讀書人去大明之外當官,那些讀書人不一定愿意去,哪怕不當官都不想去,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又確實需要有這個顧慮。
“不一定都愿意。”
朱炫說道:“他們向往的,肯定是在大明,讓他們去大明之外,肯定有人無法接受,朕是想給他們制定一個規矩。比如說去和林五年回來,可以晉升到什么地步,能得到什么福利,晉升的速度,比普通的在大明當官要好一些,若是能拿出好看的政績,可以晉升得更快一些。”
楊士奇聽著,很快懂了。
朱炫此舉,在于給讀書人一個鍍金的機會。
去草原,差不多是去鍍金。
出去走一趟回來,更容易晉升,得到的福利更多等等,認真考慮起來,好像還是個不錯的方法。
“你們商量一下,給朕制定一個合理的條件,再公布出去。”
朱炫說著又道:“你覺得如何呢?”
這一次,楊士奇沒有反對。
認真考慮了好一會,他鄭重地點頭道:“臣覺得可行,以未來的晉升,激勵他們去草原等偏遠的地區,計劃可行。”
“那就交給你們了。”
朱炫微微點頭,又道:“朕還有一個新的想法,如今大明比較缺少官員,朕想用一批落榜的讀書人。”
“不可!”
楊士奇聽著,被嚇得一跳。
如果落榜的讀書人也能當官,那么榜上有名的考得那么辛苦,有什么用呢?
還不如不考,等落榜,直接可以當官了。
這也是一個,不公平的表現。
絕對,一定不可以。
“你先別激動。”
朱炫只好解釋道:“朕的意思,不是讓他們直接當官,其實你也很清楚,有一些讀書人,實在不適合考科舉,但他們又渴望考科舉,考了好多年,一直不得中舉,對吧?”
這個是很真實的情況。
有人渴望科舉,但就是考不中,又一直考,孜孜不倦地浪費自己的時間,終其一生最高也可能只是個秀才。
朱炫穿越之前看過的,大家都很熟悉的《范進中舉》差不多就是這樣。
楊士奇倒是認同這話,認真地點了點頭。
渴望的人是很多,但又不一定,每一個人都是合適的。
“朕是想,也給這些落榜的人,一個機會。”
“不是讓他們直接去當官,而是讓他們自愿選擇,幫朕去治理那些同化的地方,成為各地衙門的師爺、通判等。”
“也以五年為期,根據他們的成績考核。”
“若是成績好,可以適當提拔回來,當一個小官,不會影響了科舉公平的小官。”
這才是,朱炫想要表達的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