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叔聽罷,懸在他腦袋上的筷子才收回去……他雖然被科考害了半輩子,可他依然覺得,讀書學武,很有必要。起碼,罵人的時候,詞能多幾倍。
秦爺爺秦奶奶見秦二叔沒有排斥讀書,放心不少,又道:“老二,你有空也教教他們。”
“不干!”秦二叔拒絕:“找荀老頭去,他當過官的,有他教幾個小的,足夠了。”
秦爺爺秦奶奶見他抗拒,不敢再說,收拾收拾心情后,又歡歡喜喜的吃飯。
翌日,作坊女工們都在說減輕未嫁罰銀的事兒。
“從此以后,咱們農人家的負擔能少許多。”
秦六婆卻不大高興,在心里罵皇帝,要減輕未嫁罰銀不知道早點出文書害得我家多給了呂家二兩聘金。
二兩啊,夠老娘上酒樓吃頓席面了!
可她怕死,不敢說這話,只能憋著。
想說呂家兩句不好,發泄發泄吧,秦梅那死丫頭的冷眼就掃過來了,她只能繼續憋著。
6=9+
不過,下工回家后,她找了個由頭,打了秦英一頓,爽了。
……
因著減輕未嫁罰銀的事兒,十里八鄉是高興了好幾天。
秦小米則是開始做帶壽字、福字、喜字、祿字的新紅燭。
因著這些紅燭不需要燒個一天一夜,所以減了重量,做的是一兩松油一根的,一對是二兩重。
這樣一來,一斤松油就能做出五對新紅燭。
先給薛東家送了十對,讓薛家點了看燃燒時間。
翌日,薛東家親自來了一趟,對燃燒時間很滿意,又問了底價。
秦小米說:“二十文錢一對,百姓的到手價不得高于五十五文。”
比用來成親的新喜燭少了十文錢。
薛東家對這個定價很滿意:“多做,會比新喜燭好賣數倍。”
只因需要用福祿壽喜紅燭的人家,比成親的人家要多數倍。
薛東家估計得沒錯,第一批四字紅燭一出,各大鋪子得知價錢更低后,又蜂擁而至。
動靜太大,連康縣令都被驚動了,把韓師爺喊來,問:“這新喜燭怎么還降價了”
韓師爺是周老村長的女婿,對鄉下的事情知道的多,回道:“說是減了量,所以價格就降了。不過燃燒時長也有五個時辰。”
五個時辰,能燒一個白天了,辦啥事都夠了。
“本官知道了,韓師爺去忙吧。”康縣令讓韓師爺離開了。
這一回,都不用盧師爺提醒,康縣令就道:“得給康盧兩家的家主都去信,萬萬不可對秦家動手。”
秦家擁有的已經不是民間的秘方了,而是通天之術,一旦面世,皆能將先前的舊東西打翻。
對這樣的人家出手,必須一招斃命,不然就得交好。
康縣令思忖許久,最終在信件結尾,提了交好二字。
有了交好之意,康縣令又把韓師爺喊來,說了:“讓你岳父多去秦家走動走動,鄉里鄉親的,理應多走動,多幫忙。”
韓師爺都驚了,接著是狂喜,出了辦公院子后,趕忙備了禮,讓周十六駕車,送禮、送話給周老村長。
周十六駕車回到泰豐鎮時,又被驚了一把,許多鋪子掌柜的車輛是堵在新庫房工地,只為求購新紅燭。
而這樣熱鬧的景象,持續到七月中旬,直到無則藥行武掌柜他們到泰豐鎮時,熱度依舊不減。
不說武掌柜,就連來過泰豐鎮的尤大夫都驚了,忙問來接他們的尋子:“這是出了什么事兒怎么這么多車輛堵在這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