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叔看感慨:“家里有錢了就是不一樣,元宵節都能南北通吃了。”
北元宵、南湯圓,不用爭,他家里都吃!
“趕緊來幫忙。”秦二嬸喊他,實則是想問侄女得了啥生辰禮?
秦奶奶也看向秦二叔,想知道孫女有沒有收大郎的禮物?
秦二叔懂她倆的眼神:“一盒子,估摸著里頭有貴貨,但小米沒要,只要了銀票和花燈。”
“銀票!”秦二嬸驚呼:“大郎也太大方了。”
再看看你,你個混球,月月被扣分紅,還得我補貼你。
“小點聲,被那丫頭聽見,定要想損招整治咱們二房。”秦二叔提醒。
“夫君說得對。”秦二嬸還伸長脖子,往廚房門外看了一眼,沒瞅秦小米后,才放下心來。
秦奶奶則是很高興:“愿意收下禮物就好。”
孫女是個分得很清的人,愿意收下大郎的禮物,那就表示大郎還有機會。
幾人在廚房里折騰半個時辰,煮了兩大鍋的湯圓與元宵,一鍋少說三斤。
不過秦姜兩家有十一口人,吃得完。
“阿箏娘,今晚沒事了,你也去和大家伙過元宵吧。”秦奶奶吩咐。
“誒,多謝老太太。”許大娘高興的應著,卻是把廚房收拾干凈后,才回隔壁女下人住的宅鋪,一塊吃湯圓,過元宵。
秦家宅鋪,燈火通明,只因屋內掛了八盞花燈,除了姜大郎送給秦小米的、關書吏送給秦小姑的以外,其余六盞,全是秦小谷贏的。
即使上輩子見識過諸多狀元的姜大郎,也忍不住夸:“小谷當真聰明,一口氣贏了十三盞花燈。”
小谷只給家里留了六盞花燈,其余的分別送給了幾家人。
姜大郎開了個頭后,便宜弟弟立馬接上:“小谷可厲害了,現在外頭街上還有人在尋小谷呢,小谷你才名遠揚了,那些功課沒白做。”
小姜二郎雖然驚悚于小谷愛讀書的勁兒,卻也佩服秦小谷。
“我就猜不出燈謎謎底。”小姜二郎說。
秦小谷看秦爺爺一眼,才道:“二郎哥不是猜不出謎底,是懶得猜,因為二郎哥知道我能給家里贏回來花燈,所以懶得費勁猜燈謎。”
嘿嘿,姜二郎笑,并不覺得這有啥不好的……有秦爺爺秦奶奶、大哥、小米姐、小谷在,他不需要做啥就能過好日子,挺好,他很滿足。
又趕忙收起笑容,生怕被大哥瞧見,給他加訓練。
姜小珠、秦小米、姜大郎、包括秦二叔也夸了秦小谷一番。
秦二叔還說:“小谷好生讀書,過幾年給家里考個功名回來,家里的日子就能過得更好了。”
叮當,秦爺爺將木勺磕碰到陶碗里的聲音。
家里人皆是心頭一緊。
秦爺爺說:“如今家里的日子已經夠好,無須再多個功名來錦上添花。”
果然,秦爺爺還是害怕家里子弟去考功名。
屋里氣氛一凝。
秦爺爺不想壞了家里人過節的喜氣,又笑道:“今天是小米的生辰,你們趕緊把準備的生辰禮都拿來給小米。”
“誒,小珠跟小姑一塊去給你小米姐拿生辰禮。”秦小姑第一個起身,招呼姜小珠,回了她倆居住的廂房,拿生辰禮。
半刻鐘的工夫,秦小米就收到兩家人給的生辰禮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