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燕周想起六天前,收到齊太監送來的飛鴿傳書,看見秦家提議辦鄉武堂,給予百姓武力,讓百姓幫忙一起抗敵爭命時的驚惶、后怕。
辦鄉武堂,讓百姓子弟擁有武力,比讓世家豪強、讓富貴人家擁有光明正大養私兵,可謂好多了!
募兵令,讓大家能養私兵,當真是個便宜世家豪強與富貴人家的下策!
雖然辦鄉武堂也有后患,但辦鄉武堂,乃是另一種的‘還政于民’,是很能拉攏百姓,很能團結民心的,又能遏制世家豪強擁有私兵進度的事兒。
好在,老天庇佑,他還沒有宣讀募兵令的圣旨。
可他有恐懼,遠在京城的陛下,已經頒布了募兵令的圣旨,所以收到齊太監的飛鴿傳書時,他才會驚惶、后怕!
那天,他立刻寫了幾封密信,用飛鴿傳書、快馬加急的方式,將辦鄉武堂的事兒,告知陛下。
姜大郎:“秦爺爺是老兵,一直心系國朝安危,見了東漠細作的猖狂與狠毒后,是提出辦鄉武堂一事兒。”
姜大郎點到為止的小夸了秦家一番后,問:“聽燕國公此言,是要助力邊陲各州辦鄉武堂?”
燕國公點頭:“全大魏開辦鄉武堂不可能,但西北州、東北州、太周府這三地開辦鄉武堂,讓百姓子弟擁有抗敵自救的武力,已經稟告給陛下。”
以武犯禁這事兒,朝廷還是忌諱的。
所以江淮州、江南州、京畿道這些地方,不可辦鄉武堂。
免得鄉武堂幫世家豪強、叛賊們教出大批兵力來。
“某謝過燕國公給鄉親們擁有自救武力的機會。”姜大郎鄭重道謝,是又放心了兩分。
這個燕周雖然經歷特殊,可能性情大變了,但他還是有憐弱愛民之心的。
而這,就足夠了。
不過……
“國公爺,東漠細作被發現的時,已經是去年夏末秋初時,那小王爺定然已經回到東漠,東漠那邊怕是已經在整軍待發。”
“而東北州距離京城遙遠,一來一回的,加之群臣議事的時間,耗時可能要一年。”
“而訓練一事想要出成效,起碼要三個月,這樣算下來,耗時太長了,沒準咱們的鄉武堂還沒開,東漠人就打來了。”
肖木桐震驚,這是姜大少爺除了對小東家以外,說話第二多的一個人。
徐三駿倒是不意外……雖然災變后,少爺不太愛說話了,可在必要時,少爺亦是滔滔不絕的。
燕國公把姜大郎的話給聽進去了,頷首道:“你此話,言之有理。你有何建議?”
姜大郎道:“不等,由燕國公您下令,先讓東北州這邊的鄉武堂給辦起來。”
燕國公:“若是陛下不同意?”
姜大郎:“那就再關閉鄉武堂。而在陛下沒有下令關閉鄉武堂之前,咱們邊陲地,都應該以抗敵為首要任務。”
“加快速度辦鄉武堂,讓鄉親們盡快擁有抗敵的武力,就是東北州要做的首要事情。”
燕國公聽后,沉默不語,只看著姜大郎。
姜大郎故意愣了愣,低下頭,一會兒后,又抬頭,直視燕國公,做出少年人為了國朝,勇而不退的堅毅樣。
哈,燕國公溢出一聲笑來,身上都輕松了好幾分:“小后生,你很好,你的未婚妻也不錯。”
東北州人杰地靈嗎?
竟一下子出了這么多瑰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