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山府單東家……”
“巨門府翁老爺……”
唱喊聲不絕,全是爭著捐資,好為自家揚名的人。
還有不少首府的富貴人家聽聞此事,急匆匆趕來捐資……總之,被撈錢,讓他們痛到臉頰凹陷,但能在燕國公面前露一番自家的名號,他們又趨之若鶩。
而且……
“這是給鄉武堂的捐資呢,再心痛也得捐啊。說是戰時,鄉武堂的學員會優先保護捐資的人家!”
快過年那會兒,禁遷令就下來了,連古大人的兒子都被攆回來,誰還能逃得掉?
“如今捐資了,以后真打起來,就有一份保障了,這時候可不能小氣啊。”
“對對對,這是事關全家性命的事兒,不能小氣,還得搶先捐……萬一打起來的時候,鄉武堂是按照捐資多寡與先后順序來保護呢?咱捐少了,捐慢了,可就白瞎了。”
富貴老爺們是成群結隊,趕往午園門前的地域,排隊捐資。
而他們這隊沒白排,有將士給他們發了冊子:“這份就是《辦鄉武堂要略》手書,諸位可以看看,你們的九成疑慮與擔憂,上頭都寫得清清楚楚。若是有覺得不妥,或者還能精進的地方,可以寫信送來午園崗哨處,我們會定時收進去給燕國公抽閱!”
“誒喲喲,還有這好事?軍爺,軍爺給我一份。”富貴老爺們立馬給將士塞錢,只為自己手里能有一本要略手書。
然而,學子們還在奮筆疾書抄譽中,沒那么多手書。
將士道:“先五人看一本,不然后頭來的人就沒有要略手書可看了。”
“想獨自要一份要略手書的,可等明天再來拿,只要拿著捐資憑證就能免費領一本!”
生怕鬧太大會出事,所以跑來看情況的薛東家與黎圳:“……”
不是,你們這做買賣的手段是跟誰學的?
鐺鐺鐺!
將士們敲鑼,又重點喊上一句:“大辦鄉武堂一事兒,乃新染料秦家秦老千戶提議,燕國公確定大辦的,一切責任,由燕國公擔!”
薛東家與黎圳聽后,放下心來……這喊話是救了秦家一命,也大大的增強了大家伙對鄉武堂的信心。
畢竟,如果說是秦家要辦鄉武堂,別說是人了,鬼都不會搭理你。
薛東家與黎圳是一路往午園走,因著人多,崗哨多,二人是花費一刻多鐘,才瞧見筇老荀老等人的身影。
荀老頭激動得要命,但姜大郎說,身為太罡師祖的他,要有點神秘感,所以已經護送他,往午園大門去。
薛東家跟黎圳見了,急忙加快腳步跟上,而讓黎圳大慰的是,他兒子黎知源終于躋身筇老身邊的三米之地。
“卑職謝大人提攜。”黎圳由衷道謝。
薛東家笑:“只是給個機會而已,主要還是知源爭氣,才能入名士的眼。”
這個機會,是在黎圳做出成績,又確定黎知源對他家明意沒有惡意后,薛東家才給的。
不然,薛東家可不會給。
薛東家又道:“明意說,荀老已經落戶泰豐鎮鬼村,而筇老大概會跟去鄉下,這一去可能要幾年,你家商議一番,你家知源小子可要同往?”
黎圳聽得激動不已,立馬答應:“機會難得,知源定是要去的。”
“成。”薛東家點點頭,算是給了黎圳家一個名額,讓黎圳越發歡喜。
而學子們也一路跟著筇老荀老,追問:“師祖您怎么就落戶泰豐鎮萬松村了?這是還要回去住?別回去了,不如住首府吧,鄉下諸多不便的。”
荀老道:“秦家在老頭我快死的時候買下我,救了我一命,如今老頭我沒稟明主家就脫了籍,實在是愧對秦家,所以必須要回秦家去,繼續教秦家人學醫讀書。”
“筇老先生,筇老先生,您說要去鄉下,可是去泰豐鎮?!”有學子追問這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