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里有一座五進五出的大宅子,大宅子的周圍還有好幾十座的農宅。
“這樣的建筑群,足夠用來辦鄉武堂了,黎知源小子他爹是真舍得啊。”秦二叔夸了一句。
不過秦二叔也清楚,黎家從中得到了大好處。
大魏第一間鄉武堂的宅子是黎家提供的,就這,已能被載入史冊!
畢竟是大魏朝的第一間鄉武堂,魏史八成會提上一筆。
黎家是賺大發了,所以黎家全族相當支持黎圳捐了這莊子。
甚至還怕燕國公嫌這莊子不夠大,黎家族里還花費大力氣,將附近的一百多畝地給兼并到這莊子來。
給莊子擴建,讓學員們能有足夠的地方學習騎射。
免得莊子太小,嗖一下,利箭射出莊子地界,傷到路人。
“黎家黎樑,率黎氏后輩,見過秦二爺。”黎樑代表黎家來接待秦二叔,見他們到了,上前見禮。
“黎老爺久等了。”秦二叔招呼大家伙:“都見個禮,完事了趕緊進鄉武堂干活。”
“誒。”泰豐鎮民間隊伍眾人應著,急忙行禮。
黎樑見狀,是看出來了,這位秦二爺是個爽利脾氣,討厭黏糊……嗯,那他知道怎么與他相處了。
“諸位請。”黎樑領著黎氏后輩們,帶著秦二叔他們進了所謂的鄉武堂。
黎樑也不廢話,到鄉武堂后,直接給分派活計。
秦二叔是帶著泰豐鎮民間隊伍,結結實實的在鄉武堂干了好幾天的活。
做了學舍規劃、習武校場劃分及武器布放、文課授課課堂的布置、各項采買等。
各項采買這個活計,歷練了泰豐鎮民間隊伍一把……怎么寫文書請批,怎么去賬房拿錢,去哪里才能買到所需的東西,買完東西后又得索要什么購買憑證,這些都是他們沒接觸過的。
還有學員的招募與審查。
因著是首府郊外的鄉武堂,所以招的是首府城外各村子的農家子弟。
秦二叔他們去鄉武堂幫忙沒幾天,就有學員帶著戶籍來報名。
“圍著首府城的大幾十個村子的子弟都來了,還有首府轄下的縣鎮的農家子弟也來了,生源少說有四千。”黎樑說著。
秦二叔皺眉:“這么多人,那這可是大活計啊……黎老哥趕緊派人去稟告燕國公、官軍二門,讓他們派人來做招收審查,咱們可干不了這活計。”
黎樑:“……”
他錯了,這位秦二爺不是爽利,就是純懶。
不過這樣也很好,起碼不會因為太愛管事而帶累大家伙。
“誒,我已經安排好人手,不過得秦二弟給名帖,不然黎家子弟進不了官軍二門的門,更進不了午園。”
黎樑羨慕哭,這就是黎家跟秦家、薛家的區別。
“給,拿去,趕緊把人喊來,否則出事,我可不負責。”秦二叔把匣子打開,給了黎樑名帖。
“請秦老弟放心,黎家子弟會快去快回。”黎樑鄭重地接過那名帖,似捧著圣旨,人都莊嚴起來了。
大半個時辰后,離這里最近的梁家軍大營、都指揮使司大營就各派了兩百將士過來。
“兩大營這邊準備好了,外頭的可以開始登記,放人進來了,我們兩大營負責審查與挑選!”范千戶喊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