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要賞罰分明。
秦姜徐喬幾家抗匪剿細作的功勞,已經賞賜過了。
宅鋪等物,必須得秦姜幾家再立下大功后,才能賞賜,否則就是壞了規矩。
“周班頭、韓師爺、呂三兄弟,你們看看這些地,要不要買個一兩畝的?能建屋子的,以后來了首府,也有個自己的屋子落腳。”秦二叔是建議他們買點。
周呂韓幾家的人是驚了,還是韓師爺反應快,忙道:“買!多謝秦二弟想著我們幾家。我跟大舅兄正愁著怎么置個產業,好方便家里孩子們來首府時落腳用,秦二弟家真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你們每家買多少?地價有點貴。”秦二叔提醒,又道:“但你們幾家要是買的話,即使貴,也要買那城外二十里地的。那里靠近鄉武堂,還算繁華,離首府城也近,方便進城,是稀罕地段。”
韓師爺聽得連連點頭:“確實確實,三十里處的地,雖然每畝地便宜了五兩銀子,但比之二十里處,冷清了不少,往返首府城也有些遠……大舅兄、呂三弟、大侄兒,咱們買二十里處的土地吧。”
“誒誒誒,聽從叔的。”韓家大哥是跟著韓師爺走,同族同聲同氣。
吉舉人急了,不得已說一句:“秦二爺、姜百戶,吉某家也想買個一兩畝地建宅子落腳用,免得城門關了,得在野外露宿。”
吉舉人家是有點家底,可那點家底到了首府城內也不夠看了。
所以吉舉人家也就在首府的西城,買了一座一進宅子、以及一座半進宅子,用于自家,以及親友們落腳用。
“成。”秦二叔答應了。
“多謝秦二爺、多謝姜百戶、多謝諸位。”吉舉人作揖道謝。
周呂韓吉幾家是開始分地。
周班頭因著周家村做了收色草的買賣,手頭有些銀錢,給家里買了三畝地。
韓師爺更厲害,一開口就是:“我家買五畝……大侄兒,你家買幾畝?”
笑話,首府城外繁華地段的土地,有錢都買不到的,如今砸他們頭上了,韓師爺能不下狠手?
韓老大沉默片刻,咬咬牙,道:“也買五畝。”
韓家因著是寶福縣縣郊大族,族里是一直有進項的,所以拿得出這筆買地錢。
韓師爺聽罷,心下滿意……這趟沒白來,從兄的這個大兒是有魄力了不少。
呂三爺:“……”
不是,你們都這么狠?
他只能咬咬牙,買了三畝……姻親們都買這么多,他少買的話,回家后,怕是要被他爹狠揍。
“再給呂書吏家買兩畝。”呂三爺加了一句:“來時,呂書吏給了我家一筆錢,跟我家說了,有機會也給他家在首府置點小田產。”
吉舉人心劇痛哇,想罵娘……可不得不承認,那位呂書吏是個厲害的,很懂得跟著秦家人走。
“那余下的兩畝地,我吉家就買下了。”吉舉人忙道,就怕這兩畝地也被人搶了。
“是。”王大管事應著,又看向姜大郎:“姜百戶,那余下的田地?”
姜大郎道:“全部買下,三十里處的那塊地,地主還是寫秦小米的名字。”
嘶,陸大總管暗抽一口氣……這秦小東家真是個人物啊,不僅弄出個新染料,還把秦姜徐喬幾家馴得服服帖帖,什么好事兒都先給她。
把三十里處的土地定下后,姜大郎才問其他人:“二叔,大巖叔大石叔,五十里處的土地,你們幾家可要買?”
幾家人算了算家底,最后道:“我們每家要個五畝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