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妥當人,出錯的幾率極小,定能照顧好舒姐兒一輩子。
“好。”秦爺爺也笑著說了一句,分別喝下關書吏與秦小姑夫妻敬的茶,又受了女兒女婿的三個響頭后,就讓關書吏接秦小姑回家。
康夫人歡喜唱喊:“秦氏女出閣,親人送嫁回家咯!”
賓客也齊齊喊著這話,一時間,聲傳四周,讓鄰里鄉親都知道,秦家女出閣了。
而比數百賓客的喊聲更為驚人的是,秦小姑的嫁妝。
“天爺啊,我就說關書吏吃軟飯吧,瞧瞧新娘子的嫁妝,這這這都望不到頭啊!”
“誒呀,真是讓關書吏攤上了!”
“是啊,咋就讓關書吏攤上了?我幺兒年紀輕輕,俊朗帥氣的,還有固定工做,還沒成過親,比關書吏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羨慕嫉妒恨,恨吃上軟飯的怎么不是自己家?
關書吏裝耳聾,沒把這些壞放進耳里,是歡歡喜喜帶著姻親以及送嫁隊伍回家。
而秦小姑的嫁妝確實不少,加上關家送來的二十四抬聘禮,總共有六十四抬。
這還是珍珠、大南珠、紅珊瑚珠、金玉等頭面一起塞一抬妝奩里的效果。
要是沒樣東西就算一抬嫁妝的話,秦小姑的嫁妝抬數還得往上翻。
秦家也不想這么高調的,奈何給秦小姑添妝的人家太多太多了,很多人家給的又是大件的東西。
比如陳小旗家的六連屏風……單單是這個六連屏風就得四人抬,才抬得起來。
不用猜,抬嫁妝的活計還是學子們干的。
學子們真的快哭了,又累又餓又困,還得干抬嫁妝這種重活,真真是黑礦場,而他們比礦奴都慘!
好在秦家距離關家近,三刻鐘就到了。
關家已經準備妥當,是迎了新娘子進家門,一系列繁瑣禮儀后,是拜堂。
關老夫人坐在首位上,四方桌上還擺放著關書吏爹娘的牌位,只是隔得遠,讓人無法窺探上牌位上的名字。
康縣令他們更是故意低頭,不敢看牌位那邊。
康夫人喊:“吉日吉時吉地,新婦到家,新人行拜堂禮,結百年好合!”
拜堂啥的,新人都是在私下里練過的。
所以進行得很順利。
拜了天地、又拜高堂、夫妻對拜后,就在賓客們的祝賀在,送入洞房。
為了讓新娘子清靜一些,關老夫人道:“諸位賓客請隨老身去泰福酒樓用喜宴!”
筇老立馬接上:“聽聞關家喜宴上有一道菜肴,名為九連紅珠羹,是一道極其美味的名菜,老夫早就想嘗嘗了,總算是等到開席了。”
“哈哈哈,讓筇老先生久等,是關家的不是,老先生請。”關老夫人頗有女中豪杰氣,又邀請秦二叔:“親家舅兄,咱們移步泰福酒樓用宴,如何?”
“單憑親家老夫人安排。”秦二叔道,言罷還行了一禮。
而這貨今天好生捯飭了一番,你還別說,扔學子隊伍里,比學子們都有風采。
賓客們是對秦二叔有了改觀……新娘子的哥哥瞧著與傳言有誤,想來是個內秀的,未來前程還未可知,沒準他咸魚翻身了呢?
賓客們思及此,是對他有了真心的敬意。
關老夫人帶著賓客們,去了泰福酒樓,不過安排好賓客們入席后,她就帶著一座座席面趕回來,招待秦家來送嫁的女眷們。
關書吏得知關老夫人回來了,沒法再陪秦小姑,是溫聲交代她:“舒姐兒,你把這里當自己閨房就成,嫁衣、頭面太重了就解掉;有事就喊辰嬤嬤,祖母也會在這宅子里陪著你;我天黑前必定會回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