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頂級的世家豪強,可比靳家厲害多了,秦家能躲過靳家死士這一劫,怕是躲不過百家死士的百次殺劫。
秦小米表示:淡定,要是世家豪強真因為這話就派死士來刺殺她,那就是跟武興帝正式宣戰。
高真知是靶子中心,他真真承受不起秦氏女這番臭罵的后果,急紅了眼,辯駁道:“秦氏女你消息閉塞就莫要胡亂冤枉人……自打百年細作案發后,我們都有給家里去信,獻計獻策,讓家族助力朝廷抗敵!”
“鄉武堂能辦起來,就有我們各家給的捐資!”
秦小米:“呵,你摸著自己的黑心腸問問自己,那么點捐資對抗擊東漠大軍有什么用?!”
“而除了這點捐資,你們各家族又做了什么有用的抗敵之事?”
“常平倉。你們是學子,將來要科舉入仕的,皆學過常平倉之法,可現在的米糧是什么價?災荒已過去三年,各糧、棉、炭的價格,依舊居高不下……”
“黃豆,鄉親們活命的雜糧,最高時九文錢一斤,現在雖然有所滑落,可還是高達七文錢一斤。”
“天下農人家,日進項幾文錢?七文錢一斤的黃豆,小兒一天也要吃三兩才可活命,天下之家,一家平均十口人,得多少斤黃豆才夠吃?!”
“而人天天吃黃豆能行嗎?不得吃點米面,可陳米目前是二十文一斤……二十文一斤啊,都快趕上肉價了,讓鄉親們怎么活?”
“你們學的常平倉,怎么沒平抑一下活命的糧價?把活命的糧價給打到正常價格?!”
眾學子驚駭不已:“你你你竟知常平倉平抑糧價之法?”
秦小米:“我又不是傻子。所以你們莫要動不動就罵鄉下農人目不識丁,毫無學問?農人子弟要是像你們三歲開蒙,日夜不輟的讀個十幾年書,學問一定不比你們差,甚至能把你們這群只知詩詞歌賦,不知生存常識的少爺學子給比下去!”
“你丫的,看見個農人就說,不識字、莽夫、村夫、白丁,不配跟你們同處一屋檐下,你們要是生在農人家,別說讀書識字,早泥馬餓死了!”
秦小米有原主的記憶,而原主小姑娘愛賺錢,所以秦小米知道大魏最便宜的糧價是……黃豆三文錢一斤。
窮人家,一斤黃豆再加上兩把麥子面、一籃子的菜蔬,一塊煮上一大鍋,也夠一家十幾口人活命。
但這個糧價,在記憶里也是原主聽爺爺奶奶說的,那都是寧康帝年輕時的糧價了。
隨著寧康帝越發昏庸,金首輔家越發肆無忌憚,糧價早就飆得面目全非。
但便宜糧價真實存在過,所以秦小米才這么生氣。
姜大郎/盛霆也很憤怒,這等同于平抑失效的物價,若是發生在大盛朝,司農寺與戶部官員早已經被抄家滅族!
學子們被罵得愣住……泥牛入海他們知道,可泥馬是什么馬?
“吾等沒有瞧不起農門子弟!”在場學子急忙喊道。
瞧不起農人子弟的事,他們可以做,但絕不能認。
秦小米還是那句話:“是嗎,我不信,你們發個絕后的毒誓唄。”
呼呼呼,學子們快氣死,又同情的看著姜大郎……姜百戶也是命苦,竟要跟這樣的女子共度一生!
應子林道:“秦東家,高糧價一事兒,不是未做平抑,更不是平抑失效,是因著需要把糧食調度到西北州、中原州,因此導致東北州這邊的糧價,三年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