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軍爺急忙帶著家人站好,等點到老軍爺的名字時,老軍爺就出列,再點他的家人名字,家人再到他身邊站好,給秦家認認人。
而其中有三戶人家是沒有老軍爺的。
老軍爺過世了,他們過不下去,就拿著老軍爺的兵甲片前來投奔。
一戶是老軍爺的老妻帶著一孫子,姓杜;一戶是兩姐妹帶著各自的女兒,姓羅;一戶是一大一小兩個小子,姓陸。
這三戶特殊的人家,衙門是重點查過的,因著都是東明府轄下縣的人,所以查起來很容易,身份上沒問題。
點名、認人結束后。
鐺鐺鐺!
秦二叔又喊:“排隊,領冬衣跟被褥。”
“還給我們發冬衣被褥?老千戶,這,我們還,等我們掙錢了,再慢慢還給秦家!”
“對,必須還,誰也別想著占便宜,這可是棉襖棉被,是貴重物件!”
秦爺爺很欣慰,道:“成,那你們好生干活,手頭寬裕了,就找藥材坊的管事還銀錢。”
秦奶奶也很欣慰,對秦二嬸小聲道:“算你公爹還沒老糊涂,知道幫人不可幫盡的道理。”
秦二嬸哪里敢蛐蛐秦爺爺,只能對秦奶奶笑笑,說:“也是婆婆心軟,不然公爹也沒法幫到這些老軍爺。”
秦奶奶:“哼,他在這事兒上,可不會聽我老婆子的。”
秦二嬸:“……”
得,閉嘴了,不然怕是真成了跟婆婆背后蛐蛐公爹的不孝兒媳了。
鐺鐺鐺!
“跟我走,我帶你們去倒座房安置!”
秦家炮制藥材坊為了方便巡邏人員,是在圍墻靠里處,建了一溜兒的倒座房。
圍墻很長,四面圍墻下都有這樣的倒座房。
每邊圍墻是十間,四邊就是四十間。
三十三戶,每戶一間,有實在住不開的,就兩三家男娃住一間、或者兩三家女娃住一間。
秦二叔:“新屋子,都沒怎么收拾,你們得自己收拾。”
“誒誒誒,我們自家收拾就成……新屋子,真真是新屋子誒。”
“還是內外兩間,住得開了,住得開了,多謝秦家……你們快給秦家磕頭,謝秦家給了咱們活路!”羅家姐妹拉著各自的女兒,一共五個女娃,跪下給秦家磕頭。
哐哐的,磕得很是實在。
而羅家姐妹會背井離鄉來投奔,是因著沒生出兒子,娘家又無男丁,被婆家嫌棄,天天打罵,婆家還要賣了她們母女換錢給男人娶新媳婦生兒子。
日子實在過不下了。
想起老爹是老軍爺,留有兵甲片,拿上兵甲片跟娘家的戶籍就來了。
來時想著,要是真沒活路,吃頓好的就一起上路,沒成想,竟是讓她們拼出條活路來。
聽說秦家作坊還優先招收女工,以后她們的女兒也不愁活計了,定有一兩個能進秦家作坊干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