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米瞅著解大總管,笑了:“原來解大總管是送糧上門啊,但這時機不對了,這是想害我啊。”
解大總管一驚,急忙否認:“秦東家誤會了,解家沒有害任何人的意思,是真心想用糧食請秦家幫忙送三名子弟去跟隨筇老,參與高產薯糧的試種。”
“是嗎?”秦小米不信,又問:“解大總管,首府解家開私倉捐糧了嗎?我聽聞太周府的世家名門,皆感動于瑢先生之死,是大開私倉,為國朝捐糧抗敵。”
解大總管一驚:“……”
秦家竟也得到這個消息了,難道秦家有飛鴿傳書的路線?
不可能,以秦家的能力,還養不出這樣的飛書路線!
應當是從梁家軍、筇老那邊得到的消息。
但也足以證明,秦家今非昔比,已經擁有了可靠快速的消息來源。
見瞞不下去,解大總管點頭道:“解家已經聽聞太周府的事兒……瑢先生的義舉,震撼人心,積善之家皆有跟隨,首府解家也不例外,是開了兩個私倉,捐糧抗敵。”
開私倉的事兒,在太周府也鬧成了,那就定會傳到京城,武興帝就定會借機讓天下世家,開私倉籌集抗敵物資。
這事兒鬧到這地步,已經由不得世家家主們做主,不管如何,都得陪一個,除非江南江淮那邊的世家子弟,也集合起來,公開自戕,以命斥責此等做法等同強盜。
然而,如今不是皇帝閑著沒事干,要動世家私倉,是外敵要來犯,國朝抗敵需要糧草支援的,匹夫有責的事兒。
世家豪強的主子們很是憋屈……以前都是他們用大義來綁架皇帝與世人,要求皇帝不可這般那般的,如今卻被大義綁架。
而太周府世家名門開私倉捐糧后,一直撐著不愿意開私倉的東北州首府的世家老爺們,也于數天前,開私倉捐糧。
但不敢多開,只開一兩個私倉,免得越過了京城的宗主家去。
康家則是又開了兩個私倉,加上康瑢開的那個,東北州這邊總共開了三個私倉。
私倉開后,東北康家的名聲總算沒那么臭了。
解大總管又說回糧食換名額的事兒:“三個名額,多少斤糧食能換?”
秦小米反問:“解家愿意出多少斤糧食?”
解大總管真是煩死秦小米了……這臭丫頭平時做買賣都很干脆,這回怎么磨磨唧唧!
“兩萬斤稻或麥換一個名額,秦東家覺得如何?”
秦小米聽著對方的是探口氣,就知道這不是解家的低價:“兩萬斤稻子或麥子,去殼后,也就一萬斤出頭的米面,太少了,再加加……瑢先生死那天,解家一直沒跟隨開私倉,這怕是會惹怒筇老先生。”
惡毒丫頭,怎么就這么會拉旁人的勢,欺負人!
“出米率沒那么低,且糠和麥麩還能喂養家禽,都是有用的粗糧。”解大總管又很為難的道:“秦東家,解家已經開了兩個私倉,還要養很多人,手頭的糧食真沒那么多了。”
這話說得,正中秦小米下懷:“可以用御寒的棉襖、木炭來換啊。”
死丫頭真敢開口啊,這里可是東北州,棉襖木炭比糧食還貴重!
解大總管:“兩萬五千斤的稻或麥,換一個名額,如何?”
秦小米上下打量解大總管一眼,用頗為同情的語氣道:“看來解家確實窮了,堂堂一個大總管都開始斤斤計較了。”
解大總管:“……”
不氣不氣,你是正常人,不要跟她這個愛發瘋的計較啊啊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