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了以上的東西,對于李宇而言,必備的兩本書是一定要擁有的,沈陽軍區政治部研究室出版的軍地兩用人才之友簡直就是為了末日必備。
教你如何擠牛奶,如何蓋房子,甚至如何做紅燒肉,如何理發
更騷的操作是,在后面還出了續作,教你如何裁縫,蔬菜加工,制作中藥
按照這書上寫的,末日求生如果進行到了續作這里,就已經算不上末日了。
這看進度,八成已經災后重建。估計都快進行到工業革命了。
李宇撓了撓頭,感慨道任重而道遠啊。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為了這次基地的建造,更加堅固,更加適合生存。
于是李宇想到要把預算提高,想法一出來。就想到了貸款,反正末世一來。社會秩序的崩塌,錢就是一張紙幣。
怎么弄到錢就怎么干。
于是直接帶著銀行流水證明,加上土地使用權證明、還有工地圖紙。
找到銀行,申請農村創業貸款。
由于數字比較大,直接把縣城招商支行行長給引出來。
好在李宇這個是屬于推動信城經濟發展的,而且還是旅游業,加上有著資金和土地證明。貸款進展較為順利。
但也沒有那么簡單,畢竟是2000萬這個數字。
所以李宇帶著銀行工作人員實地勘察了工地建造。
由于是抵押貸款,流程估有點復雜,預計兩個禮拜之后才能到賬。
在縣城辦理好貸款手續之后,李宇回到工地上。
恰逢遇到了李宏遠開設的小作坊工人賴東升。40多歲的年紀,已經跟了李宏遠十幾年。
從最初的工程承包到后來的制作涵管,賴東升一直跟著李宏遠做事。
多年來一直兢兢業業,性格忠厚老實,典型的農村樸實漢子。
“東叔,您也幫忙呢”李宇說道。
賴東升一抬頭看到是李宇,說道“是宇仔啊,你爸把涵管那邊的事停了,讓我過來幫忙哩”
“小宇你出息了啊,一回來就干這么大的事業。”
李宇看著這個膚色因為常年曬太陽變得黝黑的漢子,臉上露出了微笑。東叔對他一直都挺好的。
人也靠譜老實,這么些年跟著他們家做事,在村里不說能賺多少錢,起碼是有份穩定的收入。
李宇說道“東叔,工地上事多,您多看著點啊。”
兩人簡單聊了幾句,李宇就走向工地。
看著已經圍墻已經打好了地基,開始往上面蓋了。長達百米的圍墻已經有了一點點輪廓。
心中稍安。但是看著工地上的人并不算太多,才十來個人,感覺進度估計有點懸。
于是找到父親商量,再增加一些人手。盡快把圍墻建好,圍墻建好后再建設里面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