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的課堂上,往往強調學習,和實際的應用結合,他們這一堂課的老師是種植了幾十年的爺爺,還有賴希月從中總結,然后講述給孩子們聽。
爺爺在稻田中挽起褲腿,然后指著稻子說道“你們看現在就是要拔草的時候,看這些是稗子要拔掉,這些才是稻子。不要混淆。注意看這個地方”
爺爺一一指出一些詳細的東西,展示給孩子們聽。
回到課堂上,賴希月也整合爺爺說的知識,匯總講述給孩子們“
水稻種植的步驟,其實分為這幾個
1、整地
在種植水稻之前,整地是必要環節,以前會采用獸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來整地犁田,但當今多用機器整地了。
2、育苗
育苗是水稻生長初期的關鍵所在,現在多由專門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來使稻苗成長,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關鍵。
在秧苗長高約八公分時,就可以進行插秧了。插秧主要有機器和人工兩種形式,根據規模和土地的形態進行選擇即可。
3、除草除蟲
在秧苗成長的過程中,除草除蟲是必須進行的。
當田間有雜草冒出來時,就要及時去清理干凈。
4、施肥
秧苗在抽高,長出第一節稻莖的時候稱為分蘗期,這段期間往往需要施肥,讓稻苗健壯的成長,并促進日后結穗米質的飽滿和數量。
5、灌排水
灌排水是水稻比較依賴的環節,旱稻的話是旱田,灌排水的過程較不一樣,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幼穗形成時,還有抽穗開花期加強水分灌溉。
6、干燥、篩選
收成的稻谷需要干燥,過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曬谷,需時時翻動,讓稻谷干燥。
篩選則是將癟谷等雜質刪掉,用電動分谷機、風車或手工抖動分谷,利用風力將飽滿有重量的稻谷自動篩選出來。”
說完這些,賴希月又繼續講到“
種植水稻需要什么條件
1、水稻適宜在溫度較高的地方生長,溫度越高,生長越快,產量也就越高。
水稻生長的環境溫度必須高于13c,當溫度低于13c時,水稻便會停止生長。所有綠色植物都是在光照條件下的生長過程和營養過程,水稻也不例外。
在光照條件下,水稻生長正常,當自然光為50時,水稻生長緩慢,當光照強度降至自然光強度的5時,水稻會停止生長,甚至死亡。
2、水稻的生長需要足夠的水分,當水分供給不足時,植物的生理功能會降低。
水稻分蘗期是水稻需水量的高峰期,是絕對不允許缺水的。
水稻在生長過程中還需要充足的養分,在常規根際施肥的前提下,施用尿素、硫酸銨或綠肥,進行葉片施肥,幫助水稻生長,抵御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
當然啦,在沒有這些化肥的時候,我們其實可以采用其他的一些肥料,比如牛羊糞,其實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施肥作用。”
賴希月在課堂上,給大家講述著關于種植水稻的知識。
在這個國家,農業是一切的根本。
在這個末世中,食物才是最終能夠活下來的支撐。
所以,會種田,能種田。才是末世中,最干貨的硬實力。
9090099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