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李宇便和二叔到了那兩棟長條的樓房地下一樓。
這個地下一樓,是全封閉式的,但也有幾十個換氣扇。
把地下一樓的大門打開,里面大多放著一些雜物,因為很久沒打開過了,此時把門打開,一股難聞的味道撲面而來。
李宇將燈打開。
蹬蹬噔
頭頂的白熾燈,像是走馬燈一樣,一盞一盞的打開。
燈亮了,兩人在諾大的空間,安靜。
腳步聲,傳來回響。
李宇隨即又將換氣扇打開。
換氣扇發出來的聲音打破了空間的寂靜。
李宇看著前面的一些建筑材料,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說道“二叔,到時候讓人清理一下,我們的種子應該是夠的,到時候和我媽那邊說一下。
這個事情,盡快搞好吧,等我們回來后,希望這里已經走上正軌。”
二叔回答道“放心吧,這里交給我。”
李宇隨即在這個地下室四周看了看,當初建造的時候就想到會有各種極端天氣的發生,所以在建造的時候綜合進行了考量。
如今的這個地下室,現在看起來雖然很多灰塵的樣子,但是防水,異常堅固。
因為是地下的緣故,天然有著恒溫的效果,雖然不是特別恒溫,但相對于地上的溫差,小了許多。
既然要種植農作物,最重要的一個點就是光照,光照有ed植物燈,其次是水源,水源的話,其實可以做到土培,水培,甚至是噴霧培養。
噴霧種植培養,就類似于加濕器,把植物的根系放在密閉的空間中,用噴霧的方式進行補充水源。
噴霧的這種種植方式,本質上是為了節約水資源而發明的,效果還不錯。
在溫度上,對于基地而言,倒不是最大的問題,基地中有幾十噸汽油,柴油,可以發電;另外還有水利發電機;目前用的最多的是太陽能光伏,光是這個發出來的電力,他們都用不了。
在這個地下室,完全可以把中央空調24小時打開,另外再用加濕器保持溫度。
李宇在地下室看了兩圈,沒有發現什么問題,隨即離開了地下室。
后天就要出發了,他也要好好準備一下。
按照他們的計劃,按照他們的推算,有三個地方有可能是軍事基地西部老屋山,東部的銀山,還有南邊的那個竹篙山。
這三個地方,不可能分兵過去搜尋,因為原本他們就是走的精兵路線,人手并不多,如果再次分開的話,實力等于一分為三。
不能分開,就有一個先后順序,先去南邊的竹篙山,然后再去東部的銀山,最后回到農場基地進行補給,最后再去西邊的老屋山。
南邊
李宇陷入了思索。
擦了汗水,已經是10月了,溫度還是在39度以上,中午到傍晚之前的室外溫度可以達到45度。
著實有些熱了,這大中午,他還打算圍繞著基地轉轉,感受了一下這種天氣,想想還是算了。
原本在前些天的干旱天氣之后,下了一段時間雨,天氣降下來很多了。
鬼知道特么到了10月1日之后,這溫度真的要烤化了。
一直等到了傍晚時分,他才下了別墅,去到停車庫那邊,看到一排的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