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由于火炕溫度較高,容易導致人體缺水,發生上火的情況,需要及時補充水分。
“哎,不對啊,也不一定要盤炕,還可以有另外一種選擇的”
“自己怎么把前世的盛極一時的那個給忘了?”
榻榻米!
是床不像床,像炕不是炕。
嗯,木板厚點,也能像炕那樣瓷實。
到了夏天,不用的棉絮什么的,都可以收納。
對!就這么干,做榻榻米!
靠著一邊墻做個兩米多寬的,擠一擠,睡上七八個人也可以。
心思電轉,賈衛東很快便有了主意。
“雨水姐,修房子的事不急,家里住不開的情況我有辦法解決”
“好吧.”
賈衛東每天早上先到紅星農場,巡視一番,安排好工作,然后就帶上梁拉娣和秦大春、等幾個小組長去紡織農場學習。
都是自己人,姬雨菲和秦大寶、孫紅梅都是把自己的經驗傾囊相授、毫無保留的教給梁拉娣等人。
如此很快便又是一個星期過去了。
紅星農場也慢慢走上正軌,需要賈衛東參與的事情也越來越少。
清閑下來的賈衛東找到劉福生,帶到家里量好了尺寸,然后給了劉福生一張榻榻米的草圖,交代清楚了自己的具體要求后,給了定金。
榻榻米不需要現場制作,可以先把實木板材加工好,再拉到家里組裝就可以。
轉眼之間到了9月9日,
今天是賈衛東去鋼鐵學院報到的日子。
這次讀大學,賈衛東沒有辦升學宴,因為他覺得,一個推薦的大學,并不是他憑真本事考進去的,沒什么值得驕傲的。
鋼鐵學院在定海區的學院路,距離南鑼鼓巷不到10公里,開車也就十幾分鐘的時間,倒也不算遠。
上午8點。
兩輩子,賈衛東第一次以大學生的身份走進了大學的校門。
1952年,由六所著名院校的有關采礦和冶金系科為基礎的中國第一所鋼鐵工業高等學府——京城鋼鐵工業學院成立。
1960年正式改名為京城鋼鐵學院,后面改為科技大。
學院辦學之初,主要是為了培養國家急需的冶金科技人才,之后才慢慢的增設其它的科系。
賈衛東要讀的企業管理,就是新增的科目,學制5年。
想來學院也知道,像賈衛東這些由工廠推薦上來的學生,也沒幾個是學專業技術、搞科研的料子。
其實,這時候來讀大學已經有些晚了,能不能拿到畢業證是個問題。
賈衛東才不管這些,他讀大學一不為學技術,二不為文憑,就為彌補一下上輩子沒讀過大學的遺憾。
鋼鐵學院有就近招收的本地學生,也有來自全國各省市的學生,有宿舍,但并不強求住校。
這也合了賈衛東的意,要是強制統一住校他肯定是不愿意的。
賈衛東被分在企管1班,班上共有來自京城、滬市、蘇省、羊城、魯省等10余個省市的34名同學。
下午,班級第一次班會,自我介紹的時候,人人操著各自的地方方言,時不時的引起一陣哄堂大笑。
賈衛東最感興趣的是來自蘇省的女同學蘇玲,一口純正的蘇北口音,倍感親切。
蘇北啊,我的家鄉!久違了!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