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當天,整個太陽島悄悄進入了戒嚴狀態。
站在樓上,看著窗外停在研究所周圍的那一排排裝甲車,還特么有帶雷達和導彈的,邱睿有些懵圈。
不就是搞個小實驗嗎,要不要這么夸張?
李剛教授這時走了過來,笑著解釋道:“小邱,不需要緊張。”
“可是前幾次實驗,也沒見過這種陣仗啊?”
“還不是因為你的那套控制系統評估分數太高了,國家這樣也是以防萬一。”李剛嘆了口氣,旋即又興奮起來,“你預測下,這次的實驗,咱們能穩定控制多久?”
這下可把邱睿難住了。
因為在仔細研究過后,他知道只要原料充足,用這套系統控制一個小時都不是問題。
但還是那句話,咱的大錘還沒著落,不能讓國家太上頭托卡馬克裝置。
而且這樣做他也不完全是出于私心。
畢竟磁約束路線下的dt反應,真的弊端太多了。
反正在邱睿看來,這玩意純純就是個大坑,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己人往里跳。
想到這,他撓撓頭,“我也說不好,10分鐘應該是有戲的,說不定還能挑戰下25分鐘的極限,再多就真不保準了,而且以east裝置的局限性,超過25分鐘,即便反應溫度維持在3000多萬度的低溫狀態,散熱系統和排灰系統也都將達到極限,第一壁肯定是承受不住的。”
李剛教授點點頭。
這個觀點和項目組計算出的結論差不多。
想到即便在超導與控制系統的環節上有了如此重大的突破,但前面還要面臨不知道多少個坑,這位托卡馬克的擁躉,一時也不由有些動搖。
“小邱,你說托卡馬克路線,真的有實現的一天嗎?”
邱睿也看出這位情緒不佳,安慰道:“放心吧,我相信終將會有這么一天的。”
“那你說我們這代人,還能活著看到可控聚變實現的那一天嗎?”
“一定會的。”
聽到這位年輕天才說的如此斬釘截鐵,李剛仿佛找回了一點兒信心。
就在這時,一名白大褂研究人員找了過來,“李所、邱顧問,east裝置的最后調試即將完成,兩位還是回觀測室吧。”
“知道了。”李剛深吸口氣,“小邱,咱們走吧。”
“嗯。”邱睿重重點頭,趕緊跟了上去。
……
回到觀測室后,李剛仿佛又恢復了先前的飽滿斗志,執行最后一次項目排查。
“……超導班組報備。”
“報告所長,設備檢測完畢,目前狀況良好,液氦也已灌注完畢,確認達到臨界溫度!”
“好,燃料班組報備。”
“報告所長,已經注入完畢!”
“好,加熱裝置班組報備。”
“報告所長,lhcd低雜波電流驅動及加熱系統已完成預熱!”
合上安全手冊,李剛最后看向站在那臺“便攜式多功能三防工作”后的邱睿,見其微微點頭,便知道他那邊也準備好了。
又看了眼身前的紅色按鈕,李剛想了想,高聲問道:“小邱,你那臺設備應該是按照既定程序自動控制超導線圈的吧?”
這不是早就公開的事嗎?
雖然感覺奇怪,邱睿還是如實答道:“是的。”
“好!那你過來,這次的反應開啟由你來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