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睿發現,雖然長得不如自己帥,但這位老馬和自己,還是頗有幾分相似之處。
比如,都喜歡做甩手掌柜。
把大方向談好后,他就去忙自己的了。
馬斯科也回到先前那間休息室里,獨自處理起了公務。
兩邊公司的人手,外加國家派來的商務人員,一同洽談起了有關合作的細節。
晚上,邱睿陪他們一起吃了頓頗具廬州特色的晚宴。
他倒是沒怎么喝酒。
主要是以他目前變態的身體素質,尋常度數的糧食果汁兒,頂多也就能讓他微醺罷了。
就不是很想欺負這群洋趴菜,沒勁……
不過老馬倒是顯得興致不錯,也不知道是因為對下午兩邊洽談出的成果滿意,還是什么別的因素。
反正這貨多少有些喝嗨了,拽著邱睿就是一頓神侃。
什么可回收火箭對未來航天領域格局的深遠影響啊,什么智能制造帶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啊之類的啊,baba……
甚至后來,他還主動提到了移民火星的偉大愿景。
邱睿感覺,這貨可能是職業病犯了,拿自己當潛在客戶忽悠了,餅畫的那叫一個應接不暇,根本吃不下。
可能在旁人看來,這都是些天馬行空、遙不可及的夢想,但他卻知道,如果按照原來的歷史軌跡,對方所說的這些,都會在未來的二十多年內,被一一實現。
再加上自己這個“變數”,人類邁出母星的速度,只會更快。
而且不得不說,人人都會做夢,但能將只存在于夢中的宏偉藍圖搬進現實里的,絕對是少數中的少數。
從這點上來看,馬斯科也的確算是位在人類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人杰了。
“……其實當年還在賓大念書的時候,我就在考慮一個問題,我們的科技進步似乎越來越慢了,你覺得是為什么?”眼神稍顯迷離的馬斯科,突然臉色一板,嚴肅地問道。
邱睿想了想,說道:“隨著知識體系的專業化越來越高,造成了單個研究人員,窮極一生也很難在單一科研領域有所建樹,繼而便引發了所謂的科技進步瓶頸。”
“華國那句古話怎么說來著,英雄所見略同,不過這只是表象。”馬斯科打了個響指,繼續說道:
“其實無論是在特斯拉還是xspace里,我和我的團隊成員,閑來無事的時候總會搞搞頭腦風暴,避免思維僵化,而針對這個問題,我們總結出的原因一同有三點。
“即,材料、能源還有壽命。”
前兩個非常好理解。
雖然科學界目前遇到的瓶頸,并不能簡單賴到材料和能源頭上,但有趣的是,如果解決了這兩大難題,那么其他復雜的問題就算不能迎刃而解,也至少能變得簡單不少。
最后一個“壽命”,也不難理解。
科技的發展,是一個長期且連續的過程,依賴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知識的不斷累積,也就是所謂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然而,普通人短短七八十載的壽命,嚴重限制了同一名科研人員,能親自參與和貢獻于科技發展的時間長度。
尤其是知識體系專業程度越來越高的當下,一名專業研究人員,學到30歲,說不定才剛剛出師。
而且不要忘了,一個人的身體素質不會永遠保持巔峰,思維的活躍程度也是會走下坡路的。
這就是為什么數學界的“諾獎”——菲爾茲獎,原則上只會頒給40歲以下數學家的本質原因。
表面上是在激勵年輕數學家,實際上也是在告訴所有人,要盡量在自己精力旺盛、創造力沒走下坡路前,把這輩子最大的科研突破做出來。
至于40以后,繼續沿著自己開拓出的道路研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育與培養新一代人才。
以上這些道理,邱睿自然想的明白。
不過聽到“壽命”這個詞,他還是本能地心生警惕。
不會吧,這哥們不會也是fha的瘋子吧?
可轉念一想,他又覺得不大現實。
前世他可是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見證了馬斯克一步步逐漸自然衰老的過程。
再說從這幫人從抵達華國開始,就有一支處于暗中的專業團隊以及小萌時刻緊盯,到目前為止一點興風作浪的跡象都沒有。
以自己和fha結下的梁子,如果里面真有人,是絕對不會放過這么好機會的。
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有人只是在伺機而動,所以該有的試探還是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