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池大長老辦公室中,邱睿正在娓娓道來。
“其一,無規矩不成方圓。
“現在我們正處于電動車的起步階段,國內僅有的幾家能夠生產純電車型的廠商,技術都不怎么成熟,遠達不到百家爭鳴的水平,是制定下標準的最好時機。
“只要我們趁現在就把規矩定好了,今后無論是對整個電動車行業的規范化,還是對廢棄電池的回收上,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其二,以我之見,將來制約電動車發展的最大瓶頸,就是補能。
“雖然520型固態電池的充電速度很快,但那需要非常高的電壓,如果每輛車都用900到1000伏的高壓去充電,我們的電網不可能承受得住這種用電負荷,尤其像是在早中晚或者夏季這種用電高峰,到時候難免淪為一個徒留于紙面上的偽功能。
“而能否讓電動車走出城市,真正無焦慮地馳騁于高速公路之上,很大程度就依賴于補能方案。
“試想一下幾年后,當電動車比例達到所有在售車型30%甚至更高時,高速每個休息區要排多久的隊,才能順利找到一把充電槍,又要花費比加油多幾倍的時間,才能補充到足夠的電能?
“所以,要想從根源上,消除民眾對里程的焦慮,解開配套設施對電動車的限制,就必須采用一種更加快捷的補能方式,而換電站,就是電動車的加油站。
“其三,盡管有給傳統電池行業留出生存空間的考量,但固態電池的價格比傳統電池貴,也是不爭的事實。
“我們不能強迫未來所有車型都使用這么昂貴的電池,那是在扼殺整個行業,但我可以選擇電池租用模式,那些出現長遠距離行駛需求的車輛,可以隨便在一家換電站進行預約,更換電池,回來時再換回來。
“最后一點,則是從消費者層面進行的考量。
“一臺電動車,目前最為昂貴的部分,就是電池,如果我們能剝離電池與車輛的捆綁,相信電池使用帶來的健康損耗,將不再計入車輛本體的殘值屬性。
“老百姓買東西,看中的往往不是性能有多高,而是性價比。
“我預測電動車的發展,勢必伴隨著堪比智能手機一樣、非常快速的產業迭代,很有可能一上來就造成價格戰亂象。
“就算暫不考慮官方降價,電動車的價值折損,受電池健康與新車型更迭影響,肯定比以往傳統燃油二手車跌的更厲害。
“這樣對率先購買的消費者來說非常不公平,也會打消觀望者的消費欲。
“所以有些事,盡管在短期看來是費力不討好,但從長遠角度來看,絕對是利國利民。”
一口氣說完,邱睿多少有些口干舌燥,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坐在對面的老者若有所思,“你說的我都理解了,那你執意要拉上米國的特斯拉,也是為了在全球范圍內,推行我們的標準嗎?”
“是的,就目前來看,我們雖然掌握了一定先機,但有時候科研就是這樣,一旦誰搞出了一條切實有效的道路,也算是給其他人節省了摸索的時間,所以盡管我有信心一直從技術水準上壓制住他們,但目前這種‘人無我有’的領先時間,恐怕維持不了多久,必須充分利用這一到兩年的時間差,把標準落實,讓所有人沒有辦法反制。”
老者“嗯”了一聲,緩緩點頭,“發改委那邊的人也是和我這么建議的,他們開會討論的結論是,聽取你的意見,但很多人,包括我在內不明白的是,你為什么這么熱衷、或者說急切于搞電動化?”
“因為我們距離真正的能源自由,可能并不遙遠了。”
“這也是我想問你的另一件事,你的那個‘金烏’方案,不是船用的嗎?”
“是的。”邱睿也沒急著解釋,而是提起了另一件事,“您也知道這次馬斯科來,和我簽署了一份技術互換協議吧?”
“知道,華航天那邊好像還為此有了點意見。”
邱睿苦笑一下,心知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這年頭,很多老航天并不看好這條看似只能降低發射成本的可回收火箭路線。
畢竟就算按照xspace的算法,就算是能穩定回收后,其發射成本還是要略高于國家的一次性火箭。
但歷史證明,這波所有人都被馬斯科給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