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很快清醒過來,我知道我配不上她。
她太美了,氣質又那么獨特。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她給我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無論是我面對她,還是在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都詞窮了。
我實在想不到用什么樣的詞語、句子來形容她,來準確描述我的狀態。
接下來就是鑒定,鑒定結果是注定的。
池書瑤表現得很淡然,只是像約定的那樣開始對我進行采訪。
我開始講述昨晚就想好的故事,但是我說磕磕巴巴,很不流暢。
我不應該這樣的,要知道我曾經在保險公司的時候拿過講師資格。
我曾在一個會堂里,面對幾百個人,滔滔不絕講著那些我自己都不相信的話。
可此時此刻,我面對池書瑤一個人,思緒卻是完全斷裂的。
鑒定一共就花了不到10分鐘,而采訪進行了3個小時。
那是我活了42年來最美好的3個小時。
初次見她,是在2019年,但她肯定不知道當時見的人是我。
那時候我的意識在李春雅身體里。
第二次,我終于可以用自己原本的面貌見她,可我的感覺反應都與上次截然不同。
就好像,我必須戴著面具,穿著盔甲,擋住原本的自己才能直面她。
我不是自卑,而我怕自己會給她帶來危險。
因為我自己就是個危險。
我不僅是個精神變態,還隨時都可能死去。
我就算能夠與她在一起,那也是短暫的。
雖然有句話說短暫也是永恒,但我要的是真正的永恒。
拋開那些好聽的話,直白一點說,我就是想占有她。
我很怕害了她,但是又很想霸占她,這讓我很矛盾。
矛盾就會引起焦慮,焦慮就會讓我情緒失控。
所以,在采訪結束后,我像逃命似的回家,然后洗澡吃藥。
我躺在床上,看著手機里記下池書瑤的聯系方式,看著社交軟件上她的頭像。
我翻看著她過往發過的動態,一條條地翻看著。
當我翻到2009年的她發某條動態時,我發現她以前竟然做過演員。
而她演的那部電視劇我還知道。
2009年,我剛步入影視圈,參與了第一部電視劇拍攝。
當時劇組就住在橫店明清宮旁邊的酒店。
池書瑤所在的劇組當時也住在那個酒店。
原來早在很多年前,命運就已經通過某種特殊的方式讓我們聯系在了一起。
可我在看了她社交軟件上的動態后,又產生了很多新的疑問。
她不是冰城人,她的家鄉是滬市,而且她大學專業是播音主持,并沒有讀警校。
滬市可是我國最大最好的直轄市,她為什么沒留下家鄉,要來冰城當刑警?
又為什么辭職不做,成為了主持人網紅?
我百思不得其解,因為社交軟件上的動態無法給我答案。
她所有的動態看起來是在記錄生活,但我又無法從中推測出她當時的職業和生活日常。
就好像這條動態說了什么,但又似乎什么都沒說。
我的眼睛好像被裝上了一層磨砂玻璃,我不管再怎么努力,也只能看到池書瑤模糊的輪廓。
2009年在橫店的時候,我肯定沒見過她,否則,我百分之百有記憶。
可我的確對她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你到底是誰?”我看著手機屏幕喃喃自語。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