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地圖是清宣統年間池家后人整理出來的,但地圖是在明朝末年就繪制好的。
明朝末年,胡蔡唐三家還沒有遷移到河西鄉,遲東萊又是怎么知道村名和山名的?
唯一的解釋就是,這些名字都是遲東萊當年起的。
可破曉池當時并不存在,因為那是人工挖出來的池塘。
也就是說,胡蔡唐三家直接用了遲東萊當年起的村名、山名和池塘名。
胡琴也說過,遲東萊其實并不是特指一個人,而是池家。
我開始找工具將墓碑周圍的泥土全都清理干凈。
等那半塊墓碑完全顯現在我眼前的時候,我看到上面寫著遲東萊的名字。
這應該是遲東萊的墓碑,不過墓碑在寫生平的那部分,用了兩首詩。
第一首詩是《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
第二首詩是《亂礁洋》
海山仙子國,邂逅寄孤篷。
萬象畫圖里,千崖玉界中。
風搖春浪軟,礁激暮潮雄。
云氣東南密,龍騰上碧空。
.
我不知道這兩首詩是什么朝代什么人寫的,所以,只能網絡搜索。
然后我發現,第一首是漢代無名氏所寫,第二首是宋代文天祥所寫。
為什么遲東萊的墓碑上會出現漢代和宋代的詩?
我坐在黃果樹下,開始采取排除法。
重點是找出與遲東萊相關的所有線索。
沚人、愿井這兩個詞是胡蔡唐三家自己起的,先把這兩個詞排除。
破曉池、詩歸山這兩個詞是遲東萊起的。
加上墓碑上那兩首詩,這些代表著什么?
胡琴上前要說什么,我讓她閉嘴,離我遠點,最好消失在我視線里。
我想了很久都沒有想出來,就在這時,旁邊破瓦房的門開了。
一個老人出現在門口,那竟然是蔡大明,也就是蔡輝的爸爸。
看樣子蔡老五死后,蔡輝頂替他守著這口愿井。
蔡大明也沒搭理我,只是看了一眼天空嘟囔著要天黑了,他得趕緊去買酒。
看起來這哥們已經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酒鬼。
我嘆了口氣,看向遠處的夕陽。
夕陽西下讓我想到了破曉黎明。
破曉黎明就是太陽會從東方升起。
遲東萊名字里的東萊指的不僅僅是東方。
東萊在周朝是109個諸侯國之一,也稱萊國。
萊國后來被齊國所滅。
然后是那兩首詩,第一首的意思是懷念故土。
第二首我查了下,發現那是文天祥去象山的時候寫的。
象山屬于寧波,也就是涌城,遲東萊就是涌城人。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