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興壞了,沒有想到王家真的也有,而且毫不費勁就能拿到。
但是我很奇怪,為什么那三個變態不拿王家的青銅器,反而盯上呂家的?
外婆打開她的柜子,那柜子是早年用來裝米的,后來專門用來裝她的寶貝。
這里說的寶貝不是形容詞,因為其中除了她的那些金銀陪嫁外,還有很多古董字畫。
只不過,大部分古董字畫都被王俊這個傻子當廢品賣了。
似乎每個家族里都至少會出現一個白癡敗家子。
就在我滿心期待的時候,我外婆卻從盒子里拿出一張發黃的疊紙。
我小心翼翼展開疊紙,發現那是一張手寫的捐贈證書。
原來我外太公在1949年西南解放的時候,就將王家的青銅器捐給了當時的軍管會。
軍管會手寫了一份證書給我外太公,上面寫明會轉交給博物館。
我直接傻眼,雖然交給博物館是好事。
可我總得知道這件青銅器如今在什么地方。
紙上只是寫著王家持有的是青銅簋。
青銅簋就是周朝時期用來盛飯的,也屬于禮器之一。
我外婆又找出一本老相冊,從里面翻出我外太公與青銅簋的合照。
外太公在捐贈之前,還拍了張照片作為紀念。
雖然是黑白照,但因為保存得很好,我能清楚看到那青銅簋的樣子。
簡單來說就一個帶長方形底座的鼎,不過鼎上有個蓋子。
青銅簋還有一個“坤”字銘文。
呂家持有的是代表雷的震字容器,王家持有的是代表地的坤字容器。
一個是青銅豆,一個青銅簋。
青銅簋要比青銅豆要大一圈,看起來要重很多。
1997年互聯網還沒普及,我也沒辦法上網搜索那青銅簋在哪個博物館。
不過,這種國之重器肯定是在國家級博物館。
我把疊紙上的內容記下來后,又讓我外婆把疊紙保管好交給我媽。
這樣,我回到2024年就可以找我媽要這張紙。
然后我就可以順著紙上的線索去找青銅簋。
就在這時候,我媽恰好進來了。
我沒搭理她,因為在未來,我早就和我媽完全斷絕了聯系。
外婆直接把紙給我媽,我就順口說給唐嘉,他喜歡這些歷史的東西。
我媽看了一眼接過去放進包里。
接著,我外婆又俯身進柜子里,捧出來一個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
紫檀木盒。
不管怎么看,都是2024年小先生給我的那個。
我直接就愣住了,難道未來我得到的那個紫檀木盒就是我外婆的?
我小時候雖然知道我外婆有個木盒,也看過一次,但當時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
外婆說要把那盒子留給唐嘉,也就是我。
我媽表面上推辭,但我看得出她很想要。
我說過,我媽是屬貔貅的,非常愛財,而且只進不出。
雖然東西在她手里的確會被好好保管,但我估計再想看到就難了。
我很好奇這紫檀木的來歷,詢問之下才得知,這盒子是王家傳下來的。
原本那盒子是一對,叫昆弟手足盒。
昆弟和手足都是兄弟的意思。
這盒子是我外太公托人專門定制的。
兩個盒子一模一樣,區別就在于盒子底部分別刻著長幼兩個字。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