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進已經逐漸緩過來了,沒有大喘氣了,“這樣還有點信心去爭第一。”
郭立光是走了3000米都有些累了,卻看到孟進已經喘勻了氣,不由得感嘆,“你的體力也太好了吧。”
“早就說進哥是個體力怪了,只是沒想到已經是黑人級的了。”楊秋實力吐槽,“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都是黑人級。”
孟進和郭立同時看向楊秋。
你不對勁!
運動會的第二天上午,仍然是演員倍出,這也是沒辦法的。
越是好學校越多好學生,而好學生也主要是靠做題堆出來,很少時間鍛煉身體,所以很多學校都要招體育特長生,即便如此,也不是每個院系都能有體育好的學生。
比如陰盛陽衰的外國語學院,昨天在3000米初賽時已經看到,他們參加就是比賽第二,享受大量女同學加油第一。
比如宅男為主的計算機學院,他們寧愿多看一集動漫或者多打一會游戲或者多學一會編程語言。
還比如有大量實習賺錢機會的商學院,有那時間還不如多研究一會兒曲線,說不準明年的學費就有了。
這些學院又是人口大院,參加項目多,少有的幾個愛好鍛煉的已經“身兼數職”,更多的項目還是湊人頭為主,也可以說送人頭。
女生方面,她們的日常運動更多是塑形、健身作用,更多的是為了好看,運動會項目嘛就只能看看而已。
等到了下午,各項初賽已經結束,開始了決賽階段。
這時才有了一點運動會的感覺。
看著場上的運動員們,為了零點幾秒的差距奮力的奔跑,為了幾厘米的高度長度而漲紅雙頰,為了更高更快更強而大聲吶喊,運動會才回歸到了運動的本質上來。
這個時候還在場邊觀看的觀眾,不管是美嬌娃還是死肥宅,更不用說本身就熱衷體育的,都被賽事吸引,加油聲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一個個臉紅筋漲、全情投入。
有一句話是怎么說的?不會運動并不妨礙穿著運動鞋看別人運動。
當然也不排斥其中有炎炎烈日的功勞。
氣溫達到30度的晚春初夏,已經不是暖洋洋的溫和陽光,而是熱辣辣的,會曬得皮膚生疼、會留下白色肩帶背心痕跡的太陽了。
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場上的觀眾和運動員,反而使氣氛更加火熱,狀態更加亢奮,除了沒有補充好水分而中暑送到醫務室的幾名同學,沒有什么缺憾。
連解說員也參與得更多了,初賽時只在廣播之中喊運動員到場,而到了決賽階段除了這個還要播報獲得名次的同學和所在院系,更給自己加了不少戲。
“同學們,好消息,好消息!又一項校運會記錄被打破了!”和昨天上午解說入場儀式時完全是兩個心情,昨天是無奈郁悶,現在是激動亢奮,“中文系張俊一同學在200米短跑中打破了自己去年創造的記錄!”
“在剛才的采訪中,張俊一同學說他還將會繼續努力訓練,爭取在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中取得優異成績,為校爭光!這是一份多么可敬的情感,今日你以學校為榮,明日學校以你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