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最后張大安又強調一句:“趙縣尉有大才,折了確實可惜,乃國家之失。然事情復雜,盡力即可,侍郎斷然不可強求”
陳青兕笑道:“我明白的。”
陳青兕送張大安出門,轉身回到了書房,一張臉也透著幾分怒意。
武家人在此事上實在太過了。
陳青兕在事發當時,他就知道趙持滿、王方翼只要有機會,一定會為他們各自正義的行徑付出代價的。
沒辦法,得罪了武家的幾個女人,就跟被瘟神盯著一樣,早晚要倒一次霉。
所以趙持滿出事的時候,陳青兕一點都不奇怪。
只是他怎么也沒有想到,武家人竟為了這點事情去要一個人的性命。
都說得志猖狂,這也狂的沒邊了吧。
這武皇后還沒有真正得勢呢?
只是露了一個苗頭,就這樣蔑視生命,真如歷史上那般,帝后同朝,那還得了?
陳青兕知道有些事情避免不了的,就如帝后同朝這一情況。
帝后同朝的根本原因就是李治身體不行,無法承擔皇帝繁重的公務,必須要找人分擔。
一般來說,面對這種情況只有兩個選擇,一宰相,二太子。
宰相本就是輔臣,分擔帝王事務,天經地義,而太子乃國之儲君,監國理事也合情合理。
可選擇宰相、太子就意味著要放權宰相或太子。
李治繼位初期,讓權相長孫無忌、褚遂良架空,最是不放心相權過重,換宰相比換小妾都勤快。
至于太子,且不說太子李弘年少,就算有能力監國,身為至高無上的君王,又有幾人真敢放權給太子的?
所以向來不按常規出牌的李治選擇讓有政治天賦的武皇后協助自己是必然的事情。
從李治的角度來分析,一切都合情合理。
只是他想不到自己這個皇后那么能活,也那么狠辣,更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直接篡位稱帝
陳青兕勸李治多多注意身體,只要李治身體康健,武皇后就不存在任何機會。
當他后來發現李治比他想象中的更加惜命怕死
李治自小就多病,在太極宮內常駐御醫。
藥王孫思邈在京畿內的太白山隱居,李治隔三差五的派人送禮,然后請人將他抬下山給自己檢查身體,多次以高官厚祿邀請他在長安當官。
孫思邈給逼得沒辦法,將自己最得力的開山大弟子劉神威留在了太醫署。
所以說不存在李治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導致無力獨自處理朝政,是他身體里的頑疾,連藥王孫思邈都束手無策,不得不如此。
陳青兕不懂醫術,自然沒有回天之力。
陳青兕現在在凝聚清流之力,就是在為未來帝后同朝做準備,以避免武皇后越過那條界線。
事實證明,他的準備不無道理。
就楊姥、武順今日的氣焰,真到了那一天,那還得了?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陳青兕輕聲念著,低聲自語道:“既然猖狂,那就給你一個耳光!”
陳青兕拿定了主意,回到了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