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警方就有可能會懷疑到他身上。
于是,他把工作的重心迅速轉移到了南市,還在南市好幾所大學當起了客席教授。
在南市安頓下來后,他找到了房東,想重新租下當年他用來開診所的那棟房子。
房東見錢眼開,很爽快便把房子重新租給林霍。
再次走進那棟埋藏罪惡的房子,林霍不僅沒有恐懼感,反而有種找回了當年那種熱血沸騰的年輕感覺。
林霍重新改造了地窖,重新裝修了一番。
他有空的便會來到地窖里,獨自欣賞他當年拍攝的那些或血腥或殘忍的照片和視頻。
后來他聽說江南分局準備成立積案組調查那些未破的懸案積案,他知道南大碎尸案必將會被重啟調查。
為了能隨時打探到積案組調查南大碎尸案的進度,他在江南分局的人到醫科大學挑選心理學方面的人才加入積案組時,他極力地推薦了他的學生余珊。
余珊以為林霍是肯定的她的能力才推薦她去積案組,對林霍非常的感激。
但她豈能料到,其實林霍是想通過她來打探積案組的對南大碎尸案的調查進度。
余珊進入積案組后,林霍假意說他曾經協助過警方偵破過不少案件,在心理破案方面有一定的經驗,如果余珊在查案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都可以隨時請教他。
余珊自然求之不得,畢竟林霍是她的導師,懂得比她多。
所以當她在調查南大碎尸案的過程中,遇到心理學方面的問題,就會經常找林霍討論。
林霍也就是這樣對積案組的調查進度,還有眾人的行蹤了如指掌。
當積案組調查到蕭艾琴的同學曲曉時,網上爆出了一個熱帖,帖子上懷疑蕭艾琴是被她的神秘男友殺害的。
林霍看到那個帖子后,他既驚慌又憤怒,當他查到帖子發布者所在的地址是曲曉家時,他想當然便認為那個帖子是曲曉發的。
他懷疑蕭艾琴當年是不是跟曲曉提過他,為了把曲曉這個隱患徹底除掉。
他查到了曲曉的電話號碼,然后用網絡電話打給曲曉,謊稱自己是心理咨詢公益組織的,可以免費幫人做心理疏導。
就這樣曲曉一步步被林霍進行心理滲透,進而被控制思想和行為,最后被唆使自殺。
曲曉死后,林霍從余珊那打聽到,韓成從他當年送給蕭艾琴的那本《傲慢與偏見》中提取到了半枚指紋。
林霍頓覺不妙,那本書是他送給蕭艾琴,那上面除了蕭艾琴的指紋,那就只有他的指紋。
為了讓警方無法獲取到他的指紋,他狠下了心用硫酸把十個手指上的指紋都給涂抹掉了。
他本以為這樣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沒想到韓成又在他當年送給蕭艾琴的那盤磁帶里發現了他和蕭艾琴當年的對話。
他很清楚警方如今的偵查技術可比當年強太多了,萬一讓韓成證實了錄音里的女子是蕭艾琴,那和蕭艾琴對話的男人自然就是南大碎尸案的最大嫌疑人。
想到這,林霍有開始慌亂起來,他覺得三十年來都沒有人能偵破這個案件,而韓成一接手就查出這么多線索,只有把韓成除掉,這個案子才能永遠成為懸案。
于是他打聽到韓成和余珊即將前往龍林縣的善林村去找蕭艾琴的父母后。
便提前趕到龍林縣善林村埋伏在附近,當韓成的車開到小河邊的路段后,他朝韓成的越野車放了一槍。
令他沒想到的是,韓成居然大難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