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他兒子的案子已經不抱任何希望能討回公道。
于是,他終日借酒消愁,把自己喝成了個“酒膩子”,整個人都變了,變成了一個消極暴躁的人。
他的妻子見勸不了他,不想再過這樣的生活,無奈選擇跟他離了婚。
離婚后,江漢依舊頹廢,過著醉生夢死的日子。
直到有一天,他在整理江舟的遺物時,看到江舟寫的一本日記本。
看完那本日記本,他整個人都呆住了。
癱坐在地上。
江舟在日本里,詳細記錄了歷夏和江誠在校園里或者校園外霸凌他的場景。
比如扇他的臉,逼他鉆褲襠、撒尿淋他........
江舟日記本里的內容實在讓他太震撼了!他從沒想過自己的兒子竟然一直遭受著這樣非人的虐待。
在日記本的最后一頁,江舟這樣寫到:歷夏和江誠約我明天到學校廢棄的教學樓見面,我決定這次跟他們攤牌,我江舟不是軟柿子,不是他們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的!..........
江舟在日記里所說的明天,正是他被歷夏和江誠推下樓梯的那一天。
而江漢正通過江舟寫的最后一篇日記,最終確定,歷夏和江誠就是害死他兒子的罪魁禍首。
于是,一個復仇的計劃,在江漢的心里悄然萌芽。
為了給兒子報仇,他開始變得不再頹廢。
他的復仇計劃需要錢,所以他得掙錢。
于是他在郊區租了個倉庫在網上賣汽車配件。
與此同時,他開始在倉庫里組裝復仇計劃要用到了汽車。
在一切準備妥當后,他開始跟蹤四個目標人物,歷夏、江誠、馮前、朱化。
江漢為何把馮前也作為目標人物?
是因為他覺得江舟的死,馮前也有責任。
要不是馮前這個庸醫誤判病情,延誤治療時間,江舟的命也許還有可能挽回。
所以,江漢把馮前也列為了要殺害的目標。
跟蹤四人一段時間后,江漢把四人的出行規律和喜好等等都記錄在本子上。
然后他開始研究適合作案的時間。
在看了很多破案書籍和破案紀錄片后。
他覺得下雨天是最適合作案的。
因為在下雨天,街上的行人少,路面的監控不易拍到他,雨水還可以把他作案時留下的各種痕跡沖刷掉,讓警方沒那么快把他鎖定為嫌疑人,讓他有時間繼續后面的殺人計劃。
于是他開始研究南市歷年來的天氣情況,和氣象中心發布的天氣預報。
最后決定在一個頻繁下雨的月份動手。
江漢首先要殺的是歷夏。
因為在江舟的日記本里,江舟多次提到歷夏扇他耳光對他拳打腳踢。
江漢平時把江舟當成寶貝,從不舍得打罵,但江舟卻被歷夏這個惡女如此虐待。
所以他第一個想殺的就是歷夏。
江漢決定殺歷夏那天是星期五,下著瓢潑大雨。
他知道歷夏一到星期五晚上就會和一幫狐朋狗友去ktv鬼混。
那天晚上他開著自己組裝的銀色轎車在隱蔽的角落,盯著ktv的大門。
當他看到歷夏從大門里出來準備打車離開時,他適時地開車過去,謊稱自己是開網約車,價格可以比出租車少一半。
歷夏見能省一半錢,便坐進了江漢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