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之前的調查,馮默在口供中聲稱他和江明因為分贓不均而互相不對付。
既然兩人之間有矛盾,那么他們怎么會有心情一起出海游玩呢?這顯得有些自相矛盾。
韓成覺得事情肯定沒有那么簡單,他決定繼續追問漁民:“你能詳細說說他們那天出海的情況嗎?比如他們帶了些什么東西,有沒有什么異常的舉動?”
漁民想了想,回答道:“那天他們三個人是打車過來的,還帶了個大箱子。他們說那個箱子里裝的是他們這一天要吃的東西,看著挺沉的。我當時也沒多想,就覺得可能是些飲料零食什么的。至于異常的舉動,我倒是沒注意到。”
大箱子?韓成警覺起來,他立刻拿出兇手用來裝喬蕓尸體的箱子的照片給漁民看,并問道:“你看看,他們帶的是這樣的箱子嗎?”
漁民接過照片,仔細看了一下,然后說道:“嗯,看起來有點像。反正那天他們帶的是個挺大的箱子,跟這個照片上的箱子差不多大。”
這個發現讓韓成和洪西都感到十分震驚。如果漁民所言屬實,那么江明和馮默一同出海,并且攜帶了一個大箱子,這其中所隱藏的秘密無疑令人不寒而栗。
這意味著,喬蕓很有可能是被馮默和江明共同殺害的,而他們租船出海的目的,很可能就是為了拋尸滅跡。
這個推測讓韓成的后背感到一陣寒意,他意識到這起案件遠比想象中更為復雜和殘忍。
然而,現在馮默和江明都已經死了,想要揭開這個謎團,就必須找到那天跟他們一起出海的那個女人。
只有找到她,才能解開這一切的謎團。
韓成本想讓漁民回憶一下那個女人的相貌特征,他可以畫出那個女人的畫像。
但是,由于時間已經過去太久,加上當時那個女人化了濃妝,漁民已經記不起來她的模樣。
案件查到這,線索又斷了!
僅憑兩樁案件中兇手使用了同一款行李箱藏尸這一相似點,還不足以讓韓成斷定這兩起案件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畢竟,在刑事案件中,使用相同手法或工具的案例并不罕見。然而,韓成之所以會將這兩個案件串聯起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馮默的名字出現在了洪西交給他的名單之中。
他之所以把兩個案件串聯起來,還有一個原因,馮默的名字出現在了洪西交給他的名單里。
之前,韓成曾指派洪西去調查擁有船只的人員以及在案發那段時間租船出海的人員。
洪西根據調查的結果,整理出了兩份詳細的名單。
當韓成仔細審查這些名單時,他意外地發現馮默的名字赫然出現在租船出海的人員名單之中。
不過當時馮默已經在獄中自殺,韓成也就不把這事放在心上。
現在箱子和名單,這兩個線索的結合起來,讓韓成覺得兩起案件似乎存在著某種不為人知的關聯。
他開始懷疑,這兩起看似獨立的案件背后,是否隱藏著同一個兇手或者同一個犯罪團伙。
此外,其實韓成之前偵破的天坑命案一直有疑慮。他始終覺得那起案件偵破得過于順利,這一切都像是被人設計好了的,讓他一步步入套把案件順利偵破。
還有馮默在獄中的自殺也顯得有過于離奇。
種種的異常之處,讓韓成不禁開始重新審視這兩起案件。
為了尋找到兩起案件之間的聯系,韓成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重新調查馮默。
直覺告訴他,馮默可能在這兩起案件中扮演著“承上啟下”的關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