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再猜不透真人意圖,腦子不如徐清風靈光呢。
見到裴太蓮死賴著不走,編籠又需要大費周章,李桃歌干脆砍出一段段竹劍,去密林里溜達幾圈,恰好遇到一只野豬覓食,正要甩劍,察覺是頭快要產仔的母豬,李桃歌生出惻隱之心,隨手采了些山菌蘑菇,去深潭里撈了些魚蝦,準備燉一鍋鮮湯果腹。
自幼在山中長大的少年,廚藝不在話下,先用蝦煎出油,再將魚煎至七分熟,蘑菇焯水,放些提味草藥,最后全部扔進石鍋里亂燉。
香氣越來越濃,趙茯苓卻捂著小腹嘟嘴道:“公子,這鍋魚蝦蘑菇湯喝進肚子里,解饞不解餓,咱們都一天未曾進食了,再不吃些大肉和干糧,夜里會睡不著覺的。不如把那頭即將產仔野豬宰了,這樣誰都不用挨餓。”
“餓就忍著。”
李桃歌撿走火堆里幾根燒到通紅的干柴,使得火勢稍弱,“這里的真人,一年中有半數在辟谷,吸納日月精氣,褪去先天污垢,身體會越來越好,能長命百歲,人家能忍住不吃飯,你為何不能忍?”
趙茯苓可憐兮兮道:“我又不是真人……只是一個快要餓死的小女人……”
李桃歌輕飄飄說道:“山里有竹子,有蘑菇,吃不飽就去摘,大活人怎能餓死。”
趙茯苓苦苦哀求道:“我想吃肉……”
主仆二人正在斗嘴,一只手已經探入石鍋,完全不顧滾燙沸水,兩指一提,最肥最大的魚兒被拎起,朝口中塞去。
“道長,稍等。”
李桃歌從懷里掏出一包東西,舉到對方面前,憨笑道:“沒放鹽呢。”
一條魚懸在空中,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氣氛有些尷尬。
能當上三殿大真人,怎會是凡夫俗子,裴太蓮面露淺笑道:“沒事兒,我口輕。”
肥魚進入口中,吸溜幾聲,再一張口,吐出整條魚骨。
李桃歌撓撓頭,琢磨世外高人確實有本事,吃魚都能吃出狼吞虎咽的架勢,不怕細刺卡到喉嚨?
裴太蓮搓著雙手,將視線瞄向石鍋,催促道:“不是要放鹽嗎?放啊。”
李桃歌狐疑道:“您不是口輕嗎?”
裴太蓮拂須輕笑道:“道門弟子,講無所恃,即超脫外物束縛,有口吃的足矣,放不放鹽,取決于你。”
見他眼巴巴的模樣,也不像是超脫外物束縛,李桃歌就坡下驢,放好適當鹽巴,攪了攪鍋,一條肥魚又被裴太蓮順走。
吃吧,大不了再去撈魚摘菌,總不能為了些吃食,得罪靈官殿大真人。
他能忍,趙茯苓可不忍,管你大真人還是破道士,再高也高不過自家公子,站起身,屁股一扭,德高望重的裴太蓮只好后撤躲避,趙茯苓將鍋攬住,“公子,吃呀。”
筷子才觸碰到魚身,兩根手指悄無聲息從夾縫中伸出,拽住魚尾一閃而過。
趙茯苓驟然回頭,怒目道:“公子請你,是他心善,你怎能一而再再而三搶魚吃,害不害臊?!”
沒想到裴太蓮虛空一抓,最后一條魚從小丫頭頭頂飛過,徑直鉆入他的口中。
嘴巴一吸,肉一掃而光,裴太蓮拍拍肚皮,心滿意足道:“小善人口音重,像是安西人士,我祖籍安南汀州,聽不明白她的俚語,小侯爺,你來解釋解釋,小善人說的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