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緊急軍情的到來讓他不得不暫時放下個人的喜悅,轉而全身心投入到保衛邊疆的戰斗中。田文靜深知,緊急軍情一般都是女真韃子發動進攻時才會用到的詞語,這意味著他們這次的行動規模不小,而且極有可能是一次大規模的進攻!!!
他急忙召集手下的將領和謀士,商討應對策略。在城墻上,田文靜親自指揮著守兵,布置防御陣型。他命令士兵們加固城墻,準備好滾木、箭矢等守御器械,同時派出斥候和探子,密切監視敵人的動向!!!~~~~~~~~~~~~~~~~~~~~~~~~~~~~~~~~~~~~~~~~~~~~~~~~~~~~~~~~~~~~~~~~~~~~~~~~~~~~~~~~~~~~~~~~~~~~~~~~~~~~~~~~~~~~~~~~~~~~~~~~~~~~~~~~~~
然而,盡管田文靜做出了充分的準備,但女真韃子的數量仍然遠遠超過明軍。他們騎著駿馬,手持長戈,氣勢洶洶地沖向威寧堡。眼看著敵人越來越近,田文靜的心中不禁有些焦急。就在這時,他突然想起了什么,急忙下令道:“快,放烽火!!!”
烽火,又稱烽火臺、烽燧,是古代用于傳遞軍情的重要設施。它通常由高高的臺基和燃燒烽火的設施組成,分布在邊疆或戰略要地,用于監視敵情和傳遞信息!!!
在和平時期,烽火臺處于待命狀態,一旦有敵軍入侵或其他緊急情況發生,烽火臺的守衛者會迅速點燃烽火,升起濃煙,向遠方傳遞信息。接收到信號的附近烽火臺也會相繼點燃烽火,形成一條烽火連天的傳遞鏈,使得軍情可以迅速傳遍整個邊境地區!!!
烽火的使用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它不僅在軍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還成為了古代文學和藝術作品中常見的元素,象征著戰爭、警報和緊急情況!!!
除了軍事用途外,烽火在某些文化中還具有特殊的意義。例如,在古代中國,人們認為烽火能夠驅邪避災,因此在某些節日或慶典中也會點燃烽火,以祈求平安和豐收!!!
隨著科技的發展,烽火在現代已經逐漸被現代化的通信手段所取代。然而,它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仍然不可磨滅,成為了古代戰爭和文化的重要遺產之一!!!
很快,一股股濃煙沖天而起。這也意味著有大量的敵人來犯。整個威寧堡頓時慌亂了起來,城墻下,士兵們也感受到了這股緊張的氣氛。他們手持武器,眼神堅定而銳利,仿佛隨時準備投入戰斗!!!
他們的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但沒有人敢發出絲毫聲響,生怕打破這份沉靜,引來敵人的注意。城中的百姓們也被這緊張的氣氛所感染。他們躲在家中,緊閉門窗,聽著外面傳來的低沉的馬蹄聲和隱約的號角聲,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他們默默地祈禱著,希望這場戰爭能夠遠離他們的家園!!!
城樓下,士兵們也在忙碌著。他們有的在搬運著沉重的石料和箭矢,有的在檢查著城墻上的防御設施,還有的在擦拭著武器,準備隨時投入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