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有的是文官,有的是武將,但無一例外的是,他們全都站在了彈劾武戰天的立場上。這些人紛紛表達了自己對鎮國公行為的擔憂和不滿,認為他的行為已經嚴重違反了朝廷的規定,必須受到嚴厲的懲罰。他們的言辭激烈,態度堅決,讓整個朝堂的氣氛變得異常緊張!!!--------------------------------.-----------.-----------------.----------.--------------------.--------.-------------.--------------.-----.-----------------.--------.-----.-------.-.----
很快,整個朝堂之上就吵成了一片。文武百官們各執己見,爭論不休。有的支持彈劾鎮國公,認為他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朝廷的法度;有的則反對彈劾,認為鎮國公的行為是為了國家的利益,應該得到寬容和理解!!!
在這場激烈的爭吵中,崇禎皇帝的臉色已經陰沉了下來。他靜靜地坐在龍椅上,目光冷冷地掃視著怒的獅子,隨時準備撲向那些敢于挑戰他權威的人。朝堂上的氣氛變得越來越緊張,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
每個人都能夠感受到皇帝心中的怒火,但他們仍然無法達成一致的意見。這場爭吵似乎已經陷入了僵局,誰也無法說服對方!!!
正在這時,一旁的孫承宗緩緩開口說道:“陛下,常言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如果事事都要匯報,等待朝廷的指令,恐怕會貽誤戰機。您覺得那些敵人會等著我們把情況上報朝廷,再做出決策嗎?一旦決策失誤,就會步步皆錯。這么多年來,我們在遼東戰場上屢戰屢敗,這個教訓難道還不夠深刻嗎???”
孫承宗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深沉的憂慮和無奈。他深知戰爭的殘酷和無情,也明白在戰場上做出正確決策的重要性。他希望皇帝能夠理解這一點,給予將領們更多的自主權,讓他們能夠在戰場上靈活應對,取得勝利!!!
崇禎皇帝聽了孫承宗的話,臉上的表情逐漸緩和下來。他知道孫承宗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臣,他的話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作為皇帝,他也必須考慮到朝廷的法度和國家的穩定。他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保證將領們的自主權,又能維護朝廷的權威!!!
“孫大人,您這話可就說得有些不妥了!!!”一位年輕的官員站了出來,他眉頭微蹙,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滿,“遼東戰場上的情況,我們大家都心知肚明!!!
那些女真韃子的兇悍和狡猾,是我們每個人都深有體會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將鎮國公私自出兵的事情與之相提并論!!!”
這位年輕官員的話引起了在場一些人的共鳴。他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認為孫承宗將兩者混為一談確實有些不妥!!!
御史周萬青聽到孫承宗的話,滿臉不屑地看向了盧象升。他冷笑道:“孫大人,你這話我可不敢茍同。這次鎮國公出征,那是陛下親自賜給他上方天子劍,讓他擁有便宜行事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