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放心吧,我這把老骨頭暫時還死不了。您看看我這身板,雖然比不上年輕時那般硬朗,但對付些小病小痛還是綽綽有余的。”
說到這里,孫承宗話鋒一轉,神色變得嚴肅起來:“不過,殿下此次親自出征,責任重大,務必謹慎行事。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不可有絲毫的大意與疏忽。那些身經百戰的將軍們,他們經驗豐富,見多識廣,殿下一定要多聽從他們的建議。”
“萬萬不可意氣用事。”孫承宗語重心長地補充道,“殿下乃是國家之根本,萬民之希望。您的安危關乎國家興亡,萬萬不可有絲毫的閃失。在戰場上,您不僅是指揮者,更是萬千將士的依靠。因此,您必須時刻保持冷靜與理智,做出最正確的決策!!!”
朱慈郎聽著孫承宗的話,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敬意與感激。他明白,孫承宗這是在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豐富經驗來教導他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君主和將領。他鄭重地點了點頭,表示將銘記在心,并努力踐行!!!
“閣老放心,我一定會謹記您的教誨。”朱慈郎認真地說道,“在戰場上,我會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虛心聽取將軍們的意見,做出最有利于國家和人民的決策。同時,我也會保護好自己,不讓自己成為朝廷和百姓的負擔。”
太子朱慈郎聞言,目光更加堅定,他果斷地點了點頭,仿佛是在向孫承宗,也是向自己許下了承諾。這一刻,他深刻感受到了孫承宗那深沉而厚重的責任感,以及那份對國家和民族的無限忠誠!!!
他心中暗自思量,關于孫承宗的能力,他并非一無所知。早在他年幼時,便時常聽自己的老師武戰天提及這位朝廷重臣。武戰天,一位同樣以忠誠與智慧著稱的將領,對孫承宗的評價極高,甚至用“大明朝廷的擎天玉柱”來形容他,這在朱慈郎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親耳聽到孫承宗的勸諫,朱慈郎更加確信,這位老臣不僅有著過人的才華與智慧,更有著一顆為國家和民族鞠躬盡瘁的心。他深知,在未來的日子里,自己將肩負著帶領大明王朝走向復興的重任,而孫承宗無疑將成為他最為堅實的后盾和最為得力的助手!!!
想到這里,朱慈郎對孫承宗的敬意又加深了幾分。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虛心向孫承宗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與見識,以便更好地肩負起這份重任。同時,他也將銘記孫承宗的勸諫,時刻保持冷靜與理智,在戰場上做出最正確的決策,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太子朱慈郎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了解,對孫承宗孫閣老的為人與能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他看來,孫承宗不僅是一位智慧超群、經驗豐富的重臣,更是一位腳踏實地、敢打敢拼的實干家。無論是處理朝政的瑣碎事務,還是面對邊疆的戰亂紛爭,孫承宗總是能夠迅速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并果斷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這種干實事、敢擔當的精神,讓朱慈郎深感敬佩。他深知,在當今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大明王朝需要的正是像孫承宗這樣既有遠見卓識又有實干精神的棟梁之才。因此,他對于孫承宗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并且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要以孫承宗為榜樣,努力成為一位能夠為國家和民族做出實際貢獻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