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除了羅德之外,后衛盧克,中鋒漢克都被換了下去。
等于是羅德1個主力,帶4個替補。
uc的球權。
此時場上5人分別是蘭姆、大衛、安德森、亞當斯,還有莊宇,幾個大1球員,除了穆罕默德之外都上了。
顯然,霍蘭德教練其實并沒有將這場比賽看的太重,還是以演練戰術,培養默契,觀察新球員為主。
莊宇依然是打1號位,在后場拿球之后迅速推進,來到前場掃了1眼防守情況,沖隊友們打了個手勢。
幾人開始跑動,蘭姆提到上線擋拆,莊宇往左側移動,然后立刻分球給安德森,自己也隨即開始跑位
莊宇之所以能快速融入uc的體系,1個原因是他超強的適應能力,另1個原因則是打了1年的ank體系。
來到uc莊宇才發現,uc和國內很多球隊的打法都不1樣。
棕熊隊要求每個球員在場上都必須要移動,如果有任何1個球員站在那兒不動,只要超過3秒,教練就會大聲呵斥。
并且,uc的戰術體系和ank體系有1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并不要球球員1定按照固定的戰術打。
戰術當然要打,但首先得判斷對方的防守。
后衛到了前場之后第1時間不是突破,不是傳球,因為35秒的時間完全可以慢慢來。
那么第1要做的是什么?
是觀察防守陣型。
并根據對方的防守陣型,采取合適的戰術。
就比如此刻,莊宇到了前場觀察對方的防守陣型,然后打了個手勢,告訴隊友打什么戰術,隊友便迅速移動起來。
當然,比賽是變化的,防守也是變化的。
這1點國內1些球隊做的就不太好,戰術太過死板,教練讓打牛角,到了場上球員們也不管對方是什么防守陣型,適不適合打牛角,反正先跑1個牛角戰術再說。
這有用嗎?
沒有。
而1旦跑牛角沒出現機會,球員就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且1個無意義的戰術跑下來,24秒進攻時間也沒剩下多少,想要重新再組織吧,時間太過倉促,那怎么辦?
只能是給到能力強的球員手上,然后變成了1打2,甚至1打3的強打;又或是再傳幾次球,最后頂著24秒時間的最后兩3秒,選擇迎著防守強行出手,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戰術,什么是戰術?
莊宇記得來到uc,教練講解戰術體系的第1天就告訴他們,有用的戰術才叫戰術,沒用的戰術只是瞎跑。
那么什么才是有用的戰術?
很簡單,適合場上的形勢,針對對方的防守策略,且球員能夠執行下去的,這就是戰術!
當然,哪怕這3點都滿足,戰術執行也沒問題,最后能不能打進還是和球員的能力有關。
但學過統計學的都知道,當戰術合理,且執行到位的情況下,最后終結的成功率肯定是要比瞎打更高的。
ps:本來打算這場比賽寫3章就ok,結果發現寫不完,尷尬了。
【作者題外話】:先更后改!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