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決賽g4結束,騎士隊拿到了賽點。
這場比賽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除了球迷之外也包括1些公司的高管,比如耐克公司的高管。
第2天,幾個高管坐到了會議室。
“我認為總決賽應該沒什么懸念了,湖人隊頂多再贏1場,甚至可能下1場就會被淘汰。1:3的情況下,他們很難逆轉。”1個白人男子西裝革履,頭發梳理的油光發亮,他沉聲說道:“我們要簽莊宇的話,現在就得開始著手了。”
另外幾人紛紛點頭。
1人問道:“對了,莊和安踏那邊的合同細節打聽到沒有,違約金是多少?”
這個才是關鍵。
立馬有人答道:“打聽到了,違約金是5個億。”
“美刀?”
“不,華夏幣。”
“呼,那還好。”
幾人頓時松了口氣,5億華夏幣,換算下來還不到1億美刀,倒也不是承受不起。
隨后幾人便開始商議如何把莊宇從安踏那邊搶過來,他們不得不著急,因為除了他們之外,阿迪達斯和安德瑪也打算這么干。
阿迪達斯是耐克的老對手,只是這些年1直被耐克壓1頭。
如果有機會可以翻身,把耐克踩在腳下,他們絕對不會放過這種機會——當然,這兩家都是超級大公司,要把1方踩在腳下不是容易的事情,但如果只是在籃球體育用品方面將1方踩在腳下,倒也不是沒有可能,只是需要1個契機,而莊宇就是這個契機。
什么?
你說只靠莊宇不可能改變耐克和阿迪達斯的格局?
那可未必。
耐克和阿迪達斯旗下都有不少球星,nba球星也不少,雙方處于1個微妙的平衡當中,耐克稍占上風。
如果這個時候阿迪達斯多出1個像勒布朗-詹姆斯,或者史蒂芬-庫里那樣的球星,結果會如何?
可別小看1個球星的作用。
1個頂級球星所能帶來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何況莊宇還是1個華夏人,他代表著巨大的華夏市場。
其他的不好說,但如果阿迪達斯能簽下莊宇,那么在華夏,甚至是整個亞太區,必定能壓過耐克。
某些時候,1個球星甚至能改變整個品牌。
比如安德瑪,伴隨著這幾年庫里的崛起,勇士的奪冠,3分風潮在改變著整個人聯盟,也在球迷當中掀起了1股3分熱浪,同時也令安德瑪的銷售成績,品牌價值都提升了1大截。
安德瑪在簽下庫里這件事上吃到了甜頭,所以除了耐克和阿迪達斯之外,他們也瞄準了莊宇,想要將莊宇給搶過來。
這種情況之下,耐克不得不著急。
但好在他們財大氣粗,支付的起違約金,且能給莊宇開出1份巨大的合同,吸引到莊宇加盟。
與此同時,阿迪達斯、安德瑪方面也在商討。
這是準備搶人的,還有1些公司不需要“搶”,但眼看著莊宇表現如此出色,他們真的坐不住,想要抓住這個機會。
比如之前就和莊宇有過接觸的lv公司。
當初他們差1點就簽下了莊宇,后來因為卡戴珊姐妹的作梗,雙方的合作告吹。
當時lv集團3公子并不覺得有什么,壓根就沒有當1回事,可是現在不1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