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唰......”
又是一組拋投訓練下來,莊宇100個進了95個。
這個命中率可以說是相當的高了,不過命中率這個東西不能夠一概而論,你不能拿兩分球的命中率和三分球來比,也不能拿三秒區內出手的命中率和中距離跳投的命中率比。
在籃球這項運動上總是遵循著一條原則,那就是越靠近籃筐命中率越高。
如果讓你站在籃筐下邊,那么只要是會打籃球的人,10個里邊至少能夠進八九個。
畢竟就跟籃筐放在你面前一樣,你只需要伸手把球給放進去就行。
可當距離移到罰球線,你的命中率可能就要下滑了,10個里邊進個七八個就算是不錯了。
而且還不穩定。
運氣好的時候10個里邊進七八個,八9個,運氣不好的時候10個里邊只進四五個都有可能。
等再把距離拉遠到三分線外,命中率又會再次下降,10個里邊可能也就進個四五個,運氣不好的時候接連打鐵也不奇怪。
當然,這是對一般人而言。
對于職業球員,尤其是nba的球員來說,任何距離他們都有著相當高的命中率。
只不過隨著距離的拉遠,穩定性也會下降。
比如莊宇在訓練的時候他的三分命中率也能投出90%以上,一些時候100個進95個、96個都很正常。
不過這并不穩定,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夠進95個、96個,一些時候進90個,91、92個都不奇怪。
但像拋投這種離籃筐這么近,像莊宇這樣的身高臂展,對他來說就跟在面前差不多,即便是以單手拋的方式,而不是正常的投籃方式,他的命中率和穩定性依然很高。
當然,必須得強調一點,這是訓練不是實戰。
在訓練當中可能近框拋投是這樣,中距離后仰也是這樣,拉到三分線外投三分還是那樣,其實面對的防守干擾沒什么區別。
可是真到了實戰當中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實戰當中三分線空間更大,往往你要面對的防守干擾會更小,通常都只有一個防守球員在你的面前,或者是空位,但是距離籃筐遠。
當到了三分線以內,雖然距離籃筐近,但空間變小,你要面對的防守干擾就會更大,你的面前可能會有1-2個球員,你要從容的出手會變得更難,所以盡管離籃筐更近了,但并不代表就容易進球。
更進一步,當你到了三秒區以內。
這種時候你需要面對的防守干擾越發的大,你可能需要面對和你對位的人,還有鎮守籃下負責補防的對方中鋒,防守你的人更多,而且對方的個子也更高,出手空間更小,一些時候可以說是見縫插針也不為過。
這個時候你很難從容的去調整自已的出手姿態,更多的是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去獲得出手空間,去和對方對抗,在對抗之后出手。
這種情況之下難度自然更高,絕不是訓練的時候能夠比擬的。
所以即便是投出了百分之九十幾的拋投命中率莊宇依然不滿意,他休息了一會兒,又把克拉克森給抓了過來,讓克拉克森和小蘭斯一起防守自已,進一步增強防守干擾。
只見莊宇的命中率再次下降,一輪拋投訓練下來,他的命中率已經跌到了90%以下。
不過莊宇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真是變態。”
“是啊,沒見他這樣練的。”
“我怎么感覺莊宇有點受虐傾向?非得給自已制造那么大難度嗎?”
“你懂個屁,人家這是有追求,對自已的要求高,哪里像你一樣隨便練練就完了,所以說你只能當個普普通通的角色球員,而人家是超級巨星。知道差距了吧,好好下去沉淀吧。”
“我特么......不是,這不是我努不努力的問題好吧,這特么也是需要天賦的啊。”